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西医并重治疗方式初探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cx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全面检索、复习国内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早期严格血糖控制,诱导无药缓解的临床及基础研究;2.为验证上述进展,在我科通过早期强化干预措施,证明上述研究进展,疗效确切,具有可重复性;3.基于新诊断患者的诊疗新进展,尝试提出新策略并加以验证,新策略可能在理论上,较经典的“阶梯式”方案可能更适宜此类病例;4.思考在该体系中,中医辨证体系在此类患者中的临证指导作用,探索在新诊断病例中实现中西医并重的切入点;5.探索盐酸小檗碱和院内制剂降糖三黄片在新策略体系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我科室治疗此类病例的中西医并重的诊疗方案。方法:1.对该领域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检索、收集、整理和归纳。通过在Pubmed、中国期刊网和维普检索文献,对1995年1-2012年2月该论题发表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复习和总结;2.依据类比、归纳总结的方法,提出新的诊疗策略;3.纳入一定数量的临床病例,设定临床研究终点,借助相关指标,达到证实“诱导缓解”治疗具有可重复性,证实盐酸小檗碱和降糖三黄片在减少短期缓解病例复发风险的作用。成果:1.率先提出,“诱导缓解”治疗和“缓解后治疗”可构成新诊断病例的主要诊疗策略。主体是“诱导缓解”治疗,治疗核心在于早期解除糖脂毒性、改善炎症反应,早期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对于部分患者能够逆转糖尿病病程,可在2-4周治疗结束后,拥有一个数月数年的,不需要服用任何药物的临床缓解期。“缓解后治疗”可作为上述方案的补充,包括“巩固强化治疗”和“维持治疗”缓解后治疗的核心在于饮食生活方式的转变,符合自身能力的体育锻炼。2.率先对“诱导缓解”治疗的相关概念、疗程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做出系统的总结。3.率先提出中西医并重治疗新诊断病例,为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了思路和方法。4.证实“诱导缓解”治疗的主要方法,疗效确切,可重复性好。启示:2型糖尿病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是一种需要终生服药的疾病,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早期通过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逆转这类疾病的病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治愈这种疾病。通过此次研究,中西医并重的诊治方式很可能是此类患者最佳的治疗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干眼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11 月就诊的干眼症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0 例和对照组40 例.研究组采
目的:分析和评价乳晕缘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取的时间:2019年1月~2019年12月,研究选取的对象:在此期间来我院接受乳腺良性肿瘤治疗的40例患者.将其根据
目的:探究分析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2018 年 2 月-2019 年4 月,本院收治 112 例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术后不同的用药
目的:探究将牙周龈下刮治术联合米诺环素应用于治疗重度牙周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实验时间段设置为 2016 年 9 月至 2018 年 10月,在该时间段内对我院重度牙周炎
目的:研究急性输尿管结石并肾周积液的彩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9例急性输尿管结石并肾周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
目的:探究低剂量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72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 36 例.对照组给予高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给予
刘德山教授擅长利用援药理论治疗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相关诊治,尤其以糖尿病脑病尤为突出,通过辨证论治,灵活对援药理论进行应用,从而为糖尿病脑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并获得
目的:  观察酉时引火归元法针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及优势,并探讨睡眠与情绪改善的相关性,为该法的临床运用和推广提供科学的侬据。  方法:  选取2016年03月~2017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5 月收治的 82 例宫外孕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