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科学主义的课程开发范式,旨向提供一种价值中立、具有普适性的课程开发模式,从而导致“防教师”的策略,课程改革最终难以实现预期的结果。而进入课程理解范式以来,种种课程理论都强调教师的课程参与。这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但通过一所小学的个案研究发现,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还存在一些现实瓶颈,因此,本研究以大学研究者与教师合作的方式进行行动研究来解决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本研究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教师参与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本研究的缘起;通过对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以及课程等相关概念的梳理,提出了本研究的基本假设:S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作为校本课程,有不同于学科课程的独特价值;课程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共同创造经验的过程,因此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能忽视学生作为课程主体之一的作用;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非开设一门课程或出版教材的一次性事件;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是一个情境性的过程,而非操作程序的简单应用。第二部分,本研究以上海市S小学的校本课程为个案,描述了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现实瓶颈:国际理解教育定位之偏差——知识化倾向严重;学生存在体验的缺失;校本教材的过度依赖:课程实施的技术主义倾向。第三部分,本研究以行动研究的方式着力解决S小学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中的问题,提出了以下行动策略:建立良好的合作氛围,促进教师撰写反思日记,以形成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形象;将学生的存在体验纳入到课程开发中;拓展教师的课程资源视野。三个行动策略并不是按照固定的顺序亦步亦趋地进行的,在改进实践的过程中,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着作用。第四部分,对行动研究的过程进行总结,梳理了S小学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教师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提升;学生存在体验逐渐受到关注;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程度逐步提升。另外,对本研究也进行了反思,对假设进行验证和修正,提出了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范围要进一步扩大;变革的深入仍需多层面协调发挥作用:通过教育自传提升个人实践性知识: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