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策执行失真定义为政策执行者通过各种手段、创造条件、摆脱不利因素,把政策的内容从观念形态转化为实践成果的过程。政府制定的政策只有得到顺利的执行,才能实现该政策的效益和价值、达到该政策制定的目的;只有通过政策的执行情况,才能衡量出政策的制定标准;只有关注政策的执行过程,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修正和完善政策。我国学者对政策执行的研究起步较晚,与西方国家相比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实践中,我国政策执行的总体状况是比较好的,绝大部分的政策都可以高速度、高质量的贯彻执行,但也有小部分的政策在执行中出现了失真的现象,本文以房地产政策为例,通过对政策执行失真的表现与危害的细致分析,找出了政策执行失真产生的原因,研究得出政策执行失真的治理对策。 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阐述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框架、主要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政策执行失真的理论分析。主要介绍了政策、政策执行以及政策执行失真的概念和相关理论。第三部分,政策执行失真的表现与危害。以房地产政策为例子分析了政策执行失真表现与危害,具体可以分为:1、政策执行形式化:以形式主义代替求真务实;2、政策执行部分化:以局部执行代替整体执行;3、政策执行歪曲化:以地方利益代替中央利益;4、政策执行机械化:以生搬硬套代替灵活变通;5、政策执行拖延化:以等待观望代替雷厉风行。第四部分,政策执行失真产生的原因。笔者主要从政策质量因素、政策执行主体因素、政策执行客体因素、政策环境因素和政策监督体制因素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失真的原因。第五部分,政策执行失真的治理对策。通过对政策执行失真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要从改善公共政策的质量,强化政策执行主体能力和素质,提高政策执行客体的关注度和配合度,优化政策执行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体制五个方面保证我国政策的顺利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