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抑郁症,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影响全球的精神疾病,成为仅次于癌症,危害公众的二号公敌。抗抑郁治疗收效甚微,复发率较高,这不仅加重了个人和家庭的负担,还对于整体社会发展而言,负面影响极强。关于抑郁疾病的发病机制,人类的认识还较为肤浅;尽管,我们所使用啮齿类动物抑郁模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类对抗抑郁治疗的认识进程;然而该物种无论从进化程度,还是从高级情感活动与灵长类动物还存在较大差异,较难模拟人类疾病的特征。为此,我们选取高级非人灵长类动物作为研究对象,构建更类似人类重型抑郁症特征的灵长类抑郁模型。目的:创建与验证笼养食蟹猴自然发生抑郁模型;方法:实验一,通过对随机选取的10只成年雌性食蟹猴,并记录隔离前所在大笼的生活行为,再随机分为社会隔离组和社会隔离叠加视觉隔离组,社会隔离90天后,返回原来生活的大笼环境,对比隔离前后行为的变化,建立抑郁行为的参考标准;实验二,通过选取每笼内等级较低,行为表现迟滞的食蟹猴,作为自发抑郁模型的初选样本,进一步根据Shively报道的食蟹猴抑郁标准,再次遴选,并系统观察所有个体,对比其与社会隔离所致抑郁个体和正常个体之间的差异;实验三,验证抑郁所致生物个体代谢的异同,通过抽取自发抑郁个体和正常个体的血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比较代谢差异。结果:社会隔离使食蟹猴社会交互行为、运动行为显著减少,而且表现出对后代和群体之间的友好行为冷漠,个体喜欢独坐蜷缩,且对食物或外来刺激毫无兴趣;白发抑郁个体与社会隔离致抑郁模型,具有相似的行为特点;而且其体内的氨基酸代谢变化,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自发抑郁组内高水平表达的有硅烷胺,苯甲酰胺,景天庚酮糖和甘油;相对于对照组低表达的有尿素,亮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丁酸,苏糖醇,甲硫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天冬酰胺,单胺酸,2-酮基葡糖酸,阿拉伯呋喃糖,磷酸,鸟氨酸,柠檬酸,1,4-丁二胺,果糖,葡萄糖,肌醇,松二糖,α-D-吡喃葡糖苷;更进一步的差异代谢产物功能性分析结果显示,自发抑郁组内,氨基酸的代谢紊乱,包括亮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天冬酰胺,鸟氨酸;这与在啮齿类抑郁模型和临床抑郁患者的代差异物表现一致。结论:社会隔离模型提供了稳定的抑郁行为依据,群养食蟹猴自发抑郁模型,依据自然发展规律自发形成,尚未添加任何人为干预要素,有效的模拟抑郁发病机制的要素,有望成为可靠的抑郁机制的研究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