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赣江作为鄱阳湖最大的支流,对鄱阳湖乃至长江水系的鱼类多样性、生物完整性保护与修复有不可替换的作用。90年代之前对于赣江鱼类资源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种类的组成,近20年赣江鱼类区域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中游,关于赣江下游鱼类多样性研究较少,且赣江下游鱼类多样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还未见报道。本文根据2017年3月-2018年2月对赣江下游鱼类进行系统调查,分析赣江下游鱼类物种组成、生态类型、鱼类群落多样性的时空动态特征及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四个季度在赣江下游共捕获鱼类12479尾,经鉴定共计鱼类84种,隶属于7目15科54属,其中鲤形目2科58种;鲈形目6科12种;鲇形目3科10种;鲱形目、颌针鱼目、合鳃鱼目、鲑形目均为1科1种。(2)按生态类型划分,定居型鱼类种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48.81%;按生态位划分,上层鱼类和底栖鱼类占比较多,且占比相当,分别占总物种数的36.90%和35.71%;按食性划分,杂食性鱼类种数最多,占总物种数的58.33%;按繁殖类型划分,产漂流性卵鱼类种数最多,占总物种数的33.33%。(3)赣江下游的优势物种分别是鲤C.carpio、似鳊P.simoni、银鲴X.macrolepis。优势物种的空间构成存在着差异性,南昌优势物种最多,有6种;樟树、高安、宜春、丰城、樵舍优势物种各有5种;滁槎优势物种有4种;上高和新余的优势物种数均为3种;南新的优势物种最少,仅有2种,优势物种在季节上也存在着差异性。夏季的优势物种最多,有6种,春、秋、冬季均只有2种。(4)赣江下游鱼类物种多样性指数D为8.80、H为1.30、J为0.30。从空间来看,D、H、J、物种数是各个采样点中最大的。从季节上来看,D、H、J是各个季节中最大的夏季鱼类物种丰富度也是最高的。(5)由丰度生物量曲线可知,赣江下游的鱼类群落处于中度干扰状态。从空间上来看,各个采样点间受干扰程度存在着差异性:严重干扰的采样点分别是宜春、南新、滁槎,中度干扰的采样点分别是丰城、樵舍、高安、南昌,未受干扰的采样点分别是上高、新余、樟树。(6)赣江下游鱼类群落结构季节间的相似性较差,仅春、冬两季鱼类群落结构季节间的相似性较好。空间上,采样点相似性分析表现为:高安与其他采样点间的相似度最高,宜春、樟树、丰城、南昌与其他采样点整体相似性度率达到67%,新余、樵舍、南新、滁槎与其他采样点整体相似性度率只有44%;河口三支的鱼类群落与干流及支流的鱼类群落相似性较差,且河口三支鱼类群落之间相似性不显著。(7)无度量多维度排序图结果显示:赣江下游的鱼类群落组成存在显著性的空间变化特征,南昌、樵舍、南新和滁槎的鱼类群落出现明显聚集,但季节性鱼类群落组成差异不大。(8)典范对应分析得知:海拔高度是影响赣江流域鱼类群落结构的首要环境因子。个体的重量与透明度、海拔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海拔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