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和温室效应增强而引发的各种气候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特别是C02的排放,已经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主要挑战。化石能源的燃烧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是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由于土地是人类活动的承载体,能源消耗、能源效率、经济建设等人类活动都与土地利用有着密切关系,并由土地利用类型的变换、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等引起或体现。鉴于此,本研究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所承受的产业入手,考察各产业所对应土地产生的碳排放及碳足迹,并从四个方面对陕西省碳排放压力的构成原因进行分解,以期能为寻求“低碳+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提供一定的借鉴与理论参考。论文首先在建立了能源消费行业与土地利用类型关系的基础上,采用陕西省2001年至2012年能源消费数据,依据IPCC碳排放计算公式,测算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量及碳足迹。并依据《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所给出的各类用地规划面积,对2020年碳排放效应进行了预测。其次,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土地覆被三个方面来分析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机制。最后根据LMDI因素分解方法,建立陕西省碳压力解耦分解模型,在扩展KAYA恒等式中引入表示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土地产值及森林覆盖率的变量,从累积效应和年度效应两个方面分析能源排放强度因素、能源结构因素、能源效率因素、经济效应因素、环境效应因素对陕西省碳排放造成的环境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陕西省碳排放总量由2001年至2012年持续上升,涨幅达到143.81%;陕西省单位面积碳排放呈持续上涨的趋势,增幅为144%,其中工矿用地碳排放强度最大;陕西省2012年总碳足迹比2001年增长了143.81%,自2008年起呈现出不断增加的生态赤字;预测2020年陕西省土地碳排放呈现1310.28万hm2的生态赤字,生态压力指数为1.95,土地利用效率低。(2)陕西省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42;在滞后1年以内,经济增长是引起碳排放量变化的原因,滞后2年以上,陕西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陕西省碳排放效应与二三产业产值间多年处于弱解耦状态。(3)2012年陕西省每公顷森林需要承受的碳排放压力为7.8614t,比2001年净增3.2144t;陕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压力累积总效应为总体上升的趋势;能源排放强度累积效应恒等于零;能源效率因素、经济效应因素对碳排放压力的增加起推动作用;能源结构因素于2004年起成为碳排放压力的主要抑制因素;环境效应累积对碳排放压力的减小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