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从“语言学转向”开始,翻译研究经历了解构传统、突出译文目的、注重交际语用、从规定到描写、文化-社会学延伸、强调译者主体性等大大小小的“转向”。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被称为“U形转向”的提倡语言学研究方法复兴之风又悄然兴起。但是,这一翻译研究向语言学的回归并非回到原点,而是从多维度的视角对翻译本体进行分析,对翻译活动和翻译现象进行阐述,从而更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分析近年来围绕翻译本体的讨论,我们已经有了语言(linguistic),文化(cultural),功能(functional),规范(normative)等切入点,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但不可否认,一些基本但却至关重要的方面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例如,译文受众偏离研究中心:对构成译文的要素——译文语言的象征力量缺乏关注等。在对宏观的、外部的因素倾注了太多关注的今天,更突显了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从这一点出发,本文尝试引入从古典修辞学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当代西方修辞理论“新修辞”(New Rhetoric)。这是一门强调言辞以受众为中心、注重修辞者与受众的互动关系、重视话语象征力量、关注如何有效运用象征资源影响受众的综合性语言理论,突出修辞既是一种认知方法,也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观点。在对翻译和修辞之间的契合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论文尝试从现实出发,突出译语受众和语言象征这两个关键要素,对翻译活动重新思考定义;同时运用新修辞中的“戏剧五元模式”理论,重新审视翻译参加者,思考译者与受众的互动关系,提出在译者与受众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必要性。在翻译现实特性日益突出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带着修辞意识认识和解释翻译活动,带着修辞意识进行翻译,关注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的语言作用于受众的象征性力量,以及如何根据不同语境和修辞形势,有效运用象征资源,通过与受众的互动和认同,让译文话语真正影响译语受众,实现翻译目的。这一点,对有效解决长期存在的外宣翻译质量问题也可提供新思路。简言之,从理论上看,新修辞理论可以提供认知翻译活动的新视角,丰富对翻译的认识;从实践来看,修辞意识的加入使翻译能够更好地服务现实,使其现实特性得到更好的体现。同时,本课题对改变翻译理论探讨中修辞等于修辞格或美文这样一种“前理解”或“传统”观念,重新认识修辞对翻译的作用和启发价值,也具有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