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基础疾病的肺隐球菌病29例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fall_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PC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最常见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的使用致免疫功能受损患者。近年来,无免疫低下或缺陷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好的患者发病率不断增加。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影像学又表现为多样性,容易误诊为肺结核、肿瘤、肺炎等其他疾病。目的通过研究无基础疾病的健康人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浙一医院2008年-2010年29例无基础疾病的患者病例特点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17至73岁,平均39.5岁,均无常见基础疾病。临床症状通常较轻或仅表现为一般肺部感染症状,影像学表现相对于症状更加明显,胸部CT主要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结节、团块型、实变型、混合型,3例病灶可见空洞,单个或多发。所有病例均通过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或手术切除后病理明确诊断。除1例放弃治疗,其余病例均使用氟康唑、伊曲康唑或两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病灶均有明显吸收。结论无基础疾病的健康人可以发生肺隐球菌病,临床表现多较轻微,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可表现为影像学表现重而临床症状相对轻微的不平行现象。早期通过肺组织活检病理检查联合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现场总线和计算机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分布式机计算机控制技术,并将这种技术应用到搬运机器人实验平台的控制中,为高校开展现场总线技术、计算机
针对企业"无效"技术创新问题,首先用鱼骨图法对判断技术创新有效性的政策因素、市场因素、技术的科技含量因素、技术支撑体系因素、经济效益因素进行了梳理,然后采用模糊综合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总结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监管工作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提出构建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监管体系的设想。研究方法:文献查阅法。研究结果:通过研究中国当前土
<正>太空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人类探索和利用太空涉及全人类利益。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起发生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近些年的叙利亚战争,均警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高疏水性、对非极性物质的强吸附性以及电渗流的不稳定性限制了其在微流控领域的应用,目前主要的改进方法是对其进行表面修饰。PDMS表面修饰方法种类
高效的隐性知识流转是企业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社会网络是隐性知识流转的重要途径,而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研究是一种新兴的研究范式。首先概述了隐性知识领
为了满足现代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需要,装卸搬运机械电气控制课程内容迫切需要改革。在教学改革中,把转变教育观念放在首位,把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作为重点,通过对课程
本文以二倍体青岛早红、鞍山早红、力扎马特和诱变获得的同源四倍体玫瑰香葡萄为试材,系统研究了提高秋水仙素诱变葡萄茎尖成功率的方法、不同世代的变异规律、同源四倍体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