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其在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产生了长久的影响,并一直深受作家和艺术家的欢迎。很多艺术家与文学家或在个人人生坎坷的境况之下,想借宗教的外衣掩护自己,以慰藉自己的灵魂;或离群独居,隐世悟道,借以逃避黑暗现实。正因如此,信仰佛教则常常被人误认为人生观消极避世。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对佛家思想的一种错误理解,而真正的作家和艺术家,能够把佛学思想和人生观与艺术观处理的很融洽,丰子恺就是其中将三者关系处理的非常好的一位。丰子恺对佛学的信仰与亲近,并不是单纯的去寻求精神的慰藉,他更侧重于以佛教情怀去关照自己的艺术与人生。本文试从佛性情怀的角度,去探讨佛学思想对丰子恺艺术与人生的影响。第一章主要探讨丰子恺亲佛思想形成的因素。主要分为三个角度:现代作家佛学思想渊源;丰子恺佛学思想形成的外因;丰子恺佛学思想形成的内因。自佛学思想传入我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容以后,便受到很多文人仕子的亲睐。到五四时期,中国处于内外交困,知识分子,热血青年,救亡图存之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很难实现。受伤的灵魂在佛学思想的怀抱之中,寻求慰藉。这是丰子恺思想形成的大的社会背景条件。丰子恺家庭背景、师徒影响,以及自身的性格因素,则构成了丰子恺亲佛思想形成的内外因素。第二章探讨佛学对丰子恺文学创作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佛学对文学主题的影响;佛学对文学形式的影响;佛学对文学创作审美取向的影响。佛学对丰子恺文学创作,尤其是散文创作的上面,主题上主要体现对童心的礼赞和对人生的无常之恸的书写。佛学对文学形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丰子恺散文语言的风格即率真自然,此风格之下,流露出的佛学气息和浓浓的禅宗哲理。佛学对丰子恺文学创作审美取向的影响表现为其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念,是建立在对纯真、无邪的童心的赞美与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的基础之上的。第三章阐述佛学思想在丰子恺文艺观中的体现。丰子恺受佛家“缘起”的概念主张文学创作源于“美欲”或艺术冲动。艺术是美的情感的发现。美的情感起于艺术家的心中,因美欲而变成艺术冲动,表现而为客观的艺术品。“艺术冲动”是艺术家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的动力。艺术家有了这个动力之后,下一步便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丰子恺提出的“绝缘”一说,这种观点与佛家的“绝缘”一说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第四章探究佛学思想在丰子恺美学教育中的体现。丰子恺提出“美育与宗教教育并举”的思想,这与他的文艺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在艺术教育的方法上,丰子恺主张艺术家应该具备佛家平等、普世,慈悲观念。无论是文学艺术、漫画艺术还是文艺思想,丰子恺的艺术作品都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气息,透露出禅宗情怀,因而在艺术教育的方法上主张平民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