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提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并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可见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性。互联网金融是网络技术与金融活动相结合的重要创新,P2P借贷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国内外均发展迅速。P2P融资“小额、分散”的特点虽然有利于降低自身风险性,但在排除恶意欺诈的情况下,P2P融资仍可能因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等多重因素产生广泛的风险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这种风险还会对传统金融体系产生系统性冲击。如何防范P2P借贷平台之间系统性风险的传染与扩散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风险防范不仅仅涉及监管部门,更重要的是平台自身和广大投资者。基于此,本文从P2P网贷平台互联角度出发,利用复杂网络理论进行建模,针对P2P网贷平台系统性风险的传播与扩散问题,综合运用数据处理、模型构建、数值计算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关键节点识别、系统性风险度量、风险传染路径和扩散机理以及监管控制展开创新性研究,以期为监管部门进行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首先,本文通过编写爬虫程序获取了网贷之家上的全量平台中有正常业务发生的494家P2P网贷平台的相关交易数据,提炼出统计指标作为建模基础,构建了P2P网络借贷平台之间的网络关系图,通过对整个关系网络的度分布函数、宏观统计特征值计算,分析了该网络的宏观、中观、微观统计特征值及结构特点。研究发现:网络中各层级都倾向于与处于核心层的节点发生关联关系,这既是无标度网络优先连接特性的体现,也体现出了“物以类聚”的规律,网络中会有许多内部联系紧密、外部联系松散的凝聚子群,也是“羊群效应”的体现;网络平均距离(路径长度)是1,比较小,平均聚集系数是0,也非常小,所以不完全满足小世界网络的平均聚集系数大、平均路径短的特性。
其次,本文把二分网理论运用在P2P借贷平台间网络模型中,与传统的金融学和统计学的分析方法相比较,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来解释P2P借贷平台市场的风险传染机理与扩散路径。针对二分网和加权投影形成的单顶点网进行社团结构的划分,得出二分网和单顶点都具有小世界特性,二分网有无标度特征,但在债务网、债权网中只发现其小世界的特性,其度分布并不符合幂率分布,即单顶点网不是无标度网络。研究结果表明:常用的度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介数中心性、接近度中心性指标排序结果,与基于债权人网、债务人网、二分网的关键点识别分析,得出的结论既有一致性,也有不一致性。结合边强度的识别,综合考量、全面权衡会更科学、更有指导意义。
然后,本文基于构建的二分网模型,采用为节点之间加边、去边和重连的方法抽象建模机制,分别设计了资金借贷二分网的静态演化模型和动态演化模型,并研究系统性风险的度量方法,将P2P平台关系视为一种复杂网络,综合利用复杂网络的相关理论和矩阵法度量网络结构中P2P平台传染所引起的系统性风险。实证表明:目标冲击所造成的传染严重性较高,而随机冲击造成的传染严重性则较低。单一冲击与系统性冲击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别。现实的P2P平台网络结构往往呈现无标度的二分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更好地吸收随机冲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单一冲击与系统性冲击并不敏感。
最后,本文对P2P借贷平台系统性风险传染机理进行研究。文章对二分网风险传染机理进行理论剖析,根据“大而不能倒”、“多连接不能倒”和“强连接不能倒”的原则,识别出重要的、脆弱的、强连接的实证平台与借贷关系;研究传染路径、损失率设置,实证分析单一冲击、联合冲击下的不同风险溢出效应;并从P2P借贷平台系统性风险监管角度,针对风险传播链条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分别对传染源、传播路径、易感平台的监管给出了监管建议。
相比较以往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创新点:
1.建立P2P借贷平台二模关系复杂网络
以往的金融复杂网络研究,大多都是一般复杂网络。本文构建的是有向、加权、无标度、二模复杂网络,创新性地构建了以P2P平台为节点,以P2P平台间的复杂借贷关系为边的实证网络。通过对网络特征统计分析和网络结构演化研究,发现两类P2P借贷平台内部潜在关系以及不同类别平台之间的关系强度,为研究P2P借贷平台的风险属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2.二分网构建及关键点识别实证研究
基于构建的实证二分网络,通过投影方式得到债权网和债务网,将复杂网络中的K核分析与社团发现引入到P2P平台风险度量研究中,有利于识别关键点。目的是从中观层面发现多家平台之间因更加紧密的连接而存在的共同性质或者差异特性,这样具有更高的可观测性,利于研究者们进行后续研究,同时为投资者缩小选择范围、为监管部门高效管理提供参考。
3.网络结构演化算法与机制
基于实证数据构建二分网模型,研究P2P借贷平台网络结构演化机制,构建静态演化与动态演化算法,采取矩阵法识别系统性风险。
4.系统性风险度量、风险传染机理研究
针对实证二分网络模型,利用矩阵法进行系统性风险度量,对风险传染路径与扩散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系统性风险度量与传播路径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传播链条的各个环节,即系统重要性节点是传染源,系统脆弱节点是感染对象,强连接借贷关系是传播扩散途径,分别进行分析并给出针对性的监管建议。
首先,本文通过编写爬虫程序获取了网贷之家上的全量平台中有正常业务发生的494家P2P网贷平台的相关交易数据,提炼出统计指标作为建模基础,构建了P2P网络借贷平台之间的网络关系图,通过对整个关系网络的度分布函数、宏观统计特征值计算,分析了该网络的宏观、中观、微观统计特征值及结构特点。研究发现:网络中各层级都倾向于与处于核心层的节点发生关联关系,这既是无标度网络优先连接特性的体现,也体现出了“物以类聚”的规律,网络中会有许多内部联系紧密、外部联系松散的凝聚子群,也是“羊群效应”的体现;网络平均距离(路径长度)是1,比较小,平均聚集系数是0,也非常小,所以不完全满足小世界网络的平均聚集系数大、平均路径短的特性。
其次,本文把二分网理论运用在P2P借贷平台间网络模型中,与传统的金融学和统计学的分析方法相比较,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来解释P2P借贷平台市场的风险传染机理与扩散路径。针对二分网和加权投影形成的单顶点网进行社团结构的划分,得出二分网和单顶点都具有小世界特性,二分网有无标度特征,但在债务网、债权网中只发现其小世界的特性,其度分布并不符合幂率分布,即单顶点网不是无标度网络。研究结果表明:常用的度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介数中心性、接近度中心性指标排序结果,与基于债权人网、债务人网、二分网的关键点识别分析,得出的结论既有一致性,也有不一致性。结合边强度的识别,综合考量、全面权衡会更科学、更有指导意义。
然后,本文基于构建的二分网模型,采用为节点之间加边、去边和重连的方法抽象建模机制,分别设计了资金借贷二分网的静态演化模型和动态演化模型,并研究系统性风险的度量方法,将P2P平台关系视为一种复杂网络,综合利用复杂网络的相关理论和矩阵法度量网络结构中P2P平台传染所引起的系统性风险。实证表明:目标冲击所造成的传染严重性较高,而随机冲击造成的传染严重性则较低。单一冲击与系统性冲击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别。现实的P2P平台网络结构往往呈现无标度的二分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更好地吸收随机冲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单一冲击与系统性冲击并不敏感。
最后,本文对P2P借贷平台系统性风险传染机理进行研究。文章对二分网风险传染机理进行理论剖析,根据“大而不能倒”、“多连接不能倒”和“强连接不能倒”的原则,识别出重要的、脆弱的、强连接的实证平台与借贷关系;研究传染路径、损失率设置,实证分析单一冲击、联合冲击下的不同风险溢出效应;并从P2P借贷平台系统性风险监管角度,针对风险传播链条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分别对传染源、传播路径、易感平台的监管给出了监管建议。
相比较以往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创新点:
1.建立P2P借贷平台二模关系复杂网络
以往的金融复杂网络研究,大多都是一般复杂网络。本文构建的是有向、加权、无标度、二模复杂网络,创新性地构建了以P2P平台为节点,以P2P平台间的复杂借贷关系为边的实证网络。通过对网络特征统计分析和网络结构演化研究,发现两类P2P借贷平台内部潜在关系以及不同类别平台之间的关系强度,为研究P2P借贷平台的风险属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2.二分网构建及关键点识别实证研究
基于构建的实证二分网络,通过投影方式得到债权网和债务网,将复杂网络中的K核分析与社团发现引入到P2P平台风险度量研究中,有利于识别关键点。目的是从中观层面发现多家平台之间因更加紧密的连接而存在的共同性质或者差异特性,这样具有更高的可观测性,利于研究者们进行后续研究,同时为投资者缩小选择范围、为监管部门高效管理提供参考。
3.网络结构演化算法与机制
基于实证数据构建二分网模型,研究P2P借贷平台网络结构演化机制,构建静态演化与动态演化算法,采取矩阵法识别系统性风险。
4.系统性风险度量、风险传染机理研究
针对实证二分网络模型,利用矩阵法进行系统性风险度量,对风险传染路径与扩散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系统性风险度量与传播路径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传播链条的各个环节,即系统重要性节点是传染源,系统脆弱节点是感染对象,强连接借贷关系是传播扩散途径,分别进行分析并给出针对性的监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