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长期而稳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要素投入的增加,更加需要技术不断进步,这早已达成共识。已有的研究多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之下,假设技术进步是中性的,只能对整体技术进步的速率和贡献进行分析测度,这忽略了技术进步的偏向性的研究。但是目前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和一些理论研究均支持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存在,从长期来看,在竞争性的市场中,技术进步的方向是影响要素价格,进而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将以中国各省市为单位来测度其技术进步的方向并尝试探索这些省市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因素。本文内容共分五章,基本框架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相关背景、意义,并且回顾、梳理相关文献;第2章介绍技术进步偏向性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构造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为下文的实证分析打好基础;第3章实证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STATA11中利用FGNLS方法估计上文构建的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并以此测算省际的技术进步偏向性水平;第4章分析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成因;第5章为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1)利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法对我国从1993~2011年这19年省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各个省市的平均替代弹性为1.16,即全国整体的平均技术进步偏向性略微偏向于资本。并且本文对北京1978年到2011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北京的替代弹性存在增大的趋势。(2)在技术进步方面,1994~2011年TFP的平均值为0.0419,即技术进步可以导致我国GDP平均每年提高4.19%,对GDP贡献率的达35.97%,但是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平均TFP最高的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低的是山西省。就区域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西部、东部、东北和中部。(3)各省市的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绝对值上存在较大差异,即各省市的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存在较大的不平衡,但是同一时期的省市的技术进步的偏向性的方向大体一致。本文的估计结果证实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与资本收入分配变化率的趋势是一致的,佐证了相关技术进步偏向性影响收入分配的理论。(4)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进口额、人均资本存量和技术市场营业额对上海市、重庆市和河北省技术进步方向的影响。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导致三个省市的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会导致上海市和河北省的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但会使重庆市的技术进步偏向劳动;其他的影响因素并非都对三个省市的技术进步偏向性有显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