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发展中重要的一环,不管从文化的继承还是基于现实的需求,都是我们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前进的精神食粮。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受到广泛关注,被西方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习近平曾高度赞扬孔子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巨大贡献。儒家思想在长期传播过程所积累的历史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否具有启示作用。具有怎样的启示作用?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主题。儒家思想的传播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经济基础,等级名分的社会结构为社会土壤,在历代专制统治者的推动下,达到“以教辅政”目的。儒家思想之所以经历漫长的百家争鸣,获得独尊的地位,被奉为正统思想,在于它符合统治者的政治需求,满足民众的价值诉求,儒学理论自身的的包容性。儒家是先秦“百家争鸣”之一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开始取得独尊地位;汉朝之后,儒家在思想文化领域确立了独尊、正统的地位;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后,儒学地位受到挑战。儒家思想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依托高效精准的传播机制,最终取得了影响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影响强度最大、影响程度最深的效果。儒家思想的传播主体多元,既有官府主导的官办学堂和科举选拔考试,也有官府之外儒生的著书立说、游学授业、兴建书院和童稚启蒙,还有民间规约、宗约家规等。儒家思想传播的内容也很丰富,从个人修养,到天下治理,涉及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诸多方面。儒家思想的传播路径广泛,除个体的自我传播之外,还注重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多种途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一项理论建设工程。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是理论界讨论、研究的热门话题,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热潮正在兴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借鉴儒家思想传播经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发展相结合。创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途径,做到传播内容通俗化、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效果大众化。政府主导,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建立正规的传播组织、规范的管理机制,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指引工作方向;社会协同,营造与生活世界相契合的文化景观,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尚德之风,树立行为典范引领社会风气;教育强化,发扬思想政治教育主战场,注重儿童启蒙的家庭教育,因材施教的学校教育和加强社会教育的终身教育三个过程渐进发展,将思想教育贯穿各个年龄阶段;学者助推,加强理论自身建设,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经典通俗相统一和继承发扬相融合,将深刻地思想内涵通俗易懂进行表述,让民众方便理解易于接受。只有理论武装人民大众,指导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