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模态即是一种技术,用于解释意义,用来阐释那些人们无时无刻都被包围和沉浸的各种各样的符号的意义。”(艾德玛2003:39)因此,多模态话语分析即是对于这种由各种符号构成的话语的分析。正如克莱斯阐述的那样,主流语言学理论总是把意义和形式分开。句法只研究形式;语义学只研究意义;语用学则只研究使用中的具体意义。而多模态社会符号学则把意义和形式当作一个整体对待,它们来自于同一个整体,即标识。(克莱斯2010:61)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更方便更容易地通过各种模态进行交流。与此同时,人们也意识到,意义不仅只来自于文字,它还来自于所有模态。本文即运用视觉语法和评价理论对《时代》杂志封面进行图像和文字的双重意义解读。通过对于这些封面的解读,来了解这些杂志向人们传递什么样的意识形态,而这些意识形态又是如何具体构建的。本文的大理论框架由三部分组成:多模态话语分析、批判性话语分析、和积极性话语分析。而最直接的理论框架则是视觉语法和评价理论。而在第四章的实际布局则采用了万利文的《社会活动者的视觉呈现》的模版。多模态话语分析是建立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学的基础上,以社会符号学为理论基础。正是由于“社会”作为纽带,将另外两个理论,批判性话语分析、和积极性话语分析有机的联系成一个整体。本文采取了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是采取全部收集所有的《时代》主刊中的中国领导人封面,并将所有文字收集全而形成标题语集合,并对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性分析是将封面分两个部分,以1979年为界限,形成毛泽东时代和改革开放时代两个时期。而最终的统计分析结果是这两个时期的《时代》封面,在图像意义和文字意义上的确存在显著的不同。全文通对图像和文字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即图像的三个方面:再现、互动和构图;以及文字的评价意义的介入、态度和级差。并对文字与图像关系的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研究,即它们之间存在的松散、重合和离散的关系。并对收集到的32幅封面进行了相应划分。最终发现一半的图像和文字具有重合关系和较少的离散关系。虽然离散关系的情况不多,但是表现形式却很别致,往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解析人群关系的时候还发现,所谓的意识形态是个历时性问题:随着时光流逝,某些过去的歧视或偏见也可能成为认同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