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超支化聚合物成功制备以来,优异的综合性能、新奇的结构以及简单易行的合成方法使其在功能膜材料、药物缓释、纳米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吸引了大批科研人员的目光。因合成方法、材料性能方面都有着丰富的成果,发展前景不可估量。目前,超支化聚合物存在诸如支化度低、分子量分布较宽、易凝胶等问题,寻求新型的绿色聚合方法,提高支化度,制备结构可控的超支化聚合物,推动工业化生产至关重要。同时,超支化聚合物的自组装刚开始崭露头角,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合成并研究多种超支化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显得更为迫切。本论文紧紧围绕以上两个研究新热点,以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总共三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二、三章,主要阐述了基于悉尼酮点击化学的A(A’)+B3型超支化聚酰亚胺和AB(B’)型超支化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物理性能的表征:第二部分为第四章,详细介绍了两亲性超支化多臂共聚酰亚胺]HBPI-star-mPEG的合成方法,初步探讨了自组装行为。第二章,我们合成了一种悉尼酮衍生物A(A’)单体和两种含有马来酰亚胺官能团的的B3单体,基于悉尼酮与马来酰亚胺反应的双官能团特性,通过一锅法和一步加料反应工艺,制备了一系列高支化度、分子量适中、分子量分布较窄的A(A’)+B3型HBPI,并系统探讨了反应时间、单体摩尔比、固含量等反应因素的影响,研究了所合成的A(A’)+B3型]HBPI的溶解性能和热稳定性。第三章,我们首次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同时含有悉尼酮与马来酰亚胺官能团的AB(B’)型单体,基于悉尼酮与马来酰亚胺反应的双官能团特性,制备了一种分子量适中、分子量分布较窄、支化度为100%的AB(B’)型的HBPI,并合成小分子模型化合物监测反应过程,从反应动力学角度研究反应机理并进一步解释了支化度为100%,此外还研究了AB(B’)型HBPI的溶解性能和热稳定性。第四章,采用core-first策略,通过巯基与双键的点击化学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疏水HBPI核和大量亲水mPEG臂的两亲性星型超支化多臂共聚酰亚胺,通过控制含水量、共聚物浓度、亲水链的接枝率,研究自组装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