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互评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ar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更迭,评价方式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历来备受教育界专家和学者的重视。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评价更加注重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多元化,同伴互评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价方式应运而生,开始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解决传统课堂上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性缺失问题。目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时效性低并且效果不显著。另外关于同伴互评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英语教学和高等教育中,而针对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比较少。那么同伴互评对中职计课堂教学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如何把同伴互评引入到中职课堂教学之中,是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当中值得探究的课题。本文首先在对国内外同伴互评文献进行归纳梳理的基础上,找出其理论支撑,然后借鉴已有研究中的互评设计,提出本研究同伴互评设计的基本框架,随后将互评设计应用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互评实践。活动实施经历了互评前、互评中、互评后三个阶段。在互评前教师向学生发放前测问卷以了解学生目前课堂参与和学习能力的相关情况,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两轮同伴互评活动,互评结束后向学生发放后测问卷,并选取学生进行访谈以此了解学生对课堂上实施同伴互评活动的感受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实施同伴互评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2)同伴互评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提升较为显著;(3)学生对课堂中开展同伴互评活动整体上持积极态度,乐于接受这种评价方式;由此可见,同伴互评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根据教育部发布信息,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99万人,是2000年全国毕业生人数的9倍。2018年我国大学毕业人数将上升到820万,达到峰值。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
在简要分析GIS二次开发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实际开发源代码,详细阐述了基于MAPGIS极值点标注功能实现的思路和过程,并就该实现方法有待改进的地方进行了说明。
蛋白质大分子的三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与性质,蛋白质结构预测在医学、药物学、生物学等研究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源建模法是目前唯一在实际中应用的蛋白质分子结构的
目录服务是下一代网络管理的核心技术之一。文章首先介绍了目录服务的概念及特性,提出了在Linux操作系统下一种新型的基于Web访问的目录服务系统方案,并结合实际工作介绍了利用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探讨曲面重建成像对面神经管走行全貌及各段管径大小的显示能力。方法:随机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行内耳检查并无颞骨病变的45例患者,行多层
目的: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态势,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较低,本研究旨在观察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应用对初始治疗失败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156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