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是攸关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如何发展农村金融,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三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并且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SKS小额融资机构负责人维克拉姆·亚库拉在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指出:中国最贫穷的人眼下很难获得贷款。政府缺乏促进和监督小额贷款的一贯政策,而且也不存在指导这一行业的明确法律。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农村金融是根植于农村经济土壤基础上的制度安排。按照发展的规律,经济及其结构的发展决定着金融的发展及其架构的变化。因此,从金融制度构建层面剖析我国农村经济制度和社会现实的特征,才能找到农村金融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策略。广东省沿海地区——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是全省经济发展条件最为优越和最为发达的地区。其内地山区远离经济中心,商品经济不发达,科学技术、基础设施落后,“三农”问题突出。以清远地区为例,一方面资金外流严重,经常性存款转移到城市;另一方面农民融资渠道不畅,农村金融服务供求不平衡,效率不高。努力倡导建立普惠型金融体系,才能使被排斥在金融服务体系以外的大量弱势农村社会群体获益。最终包容性的金融体系对社会绝大多数人,包括过去难以到达的农村更贫困更偏远地区的客户开放金融市场。其标志性的小额信贷实践为解决农村金融矛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金融业有必要大力发展小额信贷,推广普惠金融服务,构建全面有效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本文在阐释普惠金融的内涵及其服务体系框架、总结国内外发展普惠金融服务经验基础上,分析了清远地区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社区银行以及相关制度安排四个层面,尝试性构建了该地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农村金融的发展同时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国家从政策层面也在不断的予以引导和扶持,文中的部分观点已经在清远地区予以实践,但还需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