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村也加快了发展进程,解决“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提出体现了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重视,然而滞后的农业及农村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及农村发展的“瓶颈”,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落后的关键是融资问题。本文试图从项目融资的角度,探索农村基础设施融资的一般规律,为国家选择适合农村基础设施的融资模式提供建议,从而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效率。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及融资困难,在农村基础设施及融资的相关理论下,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及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从项目融资角度解决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困境的思路,构建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式,并着重讨论了针对不同类型农村基础设施应采取不同的项目融资方式。最后,还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的主要结论及观点是:投资主体缺失、财政投资总量不足、乡镇财政困难、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存在社会资本进入障碍等是造成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困境的原因;BOT、PFI、PPP和ABS等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方式是解决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困境的有效方法;在项目融资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应该遵循协调好与政府关系、实现项目风险的合理分担、争取适当条件下的有限追索权、最大限度降低融资成本等原则,并且应该按照农村基础设施的经营性、准经营性与非经营性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项目融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