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日本、中国,先后于1983、1993、1994年开始了各自足球运动的职业化进程。在数十年的职业足球发展过程中,对比韩、日两国在亚洲及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中国足球则一度表现出长期的低迷与不振。事实上,回顾历史,中国足球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直到九十年代初与韩、日两国足球水平相比,并无明显差距,甚至存有一定的优势。然而从时间节点上看,正是自足球职业化开始以来,韩、日两国的职业足球水平开始大幅超越中国。与韩、日两国在国际重大比赛的交锋过程中,中国队大比分落败的场面屡见不鲜,根据统计数据得出:自1994年开始到2010年末,中国队与韩国队的交战记录为1胜9平8负;与日本队的交战记录则是1胜4平6负。这样的比赛结果不仅在坊间出现了“恐韩症”、“恐日症”等失望情绪,同时也客观的体现出中国在职业足球水平方面与日韩两国的真实差距。由于韩国、日本、中国同处于东亚地区,在历史文化渊源、人民身体状况以及职业足球开始的时间上都较为接近,符合可比性原则。因此,针对上述客观事实,本文通过利用南京体育学院图书馆、徐州师范大学图书馆、苏州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以及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国际足联网站等网站查阅,搜集了自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至2010年,有关中、日、韩三国职业足球的近378篇相关文献。并对两名中国足协相关人员、五名具有职业俱乐部执教资格的A级教练员(其中两名曾任职于国家队)、多名在高校中研究足球方面的教授及日韩足球方面的专家,就中日韩三国职业足球运行构架的相关层面,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并对内容进行记录。最后针对中、日、韩三国职业足球运行构架各层面的对比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及可比性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并通过相关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通过对韩国、日本、中国三个国家在职业足球运行过程中的管理组织结构、联赛设置以及后备力量培养这三个关键环节的分析,重点剖析了我国足球在对应层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从而为我国职业足球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经过相关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为:1、在职业足球管理组织结构上,日本属团队型扁平化组织结构,并采用了完全分权化的管理模式;韩国则采用了网络型的扁平化结构。与此相比,我国的职业足球管理组织结构,具有典型的直线式组织的特征,相对应的管理模式也更为集权化。这样一种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在管理过程中不仅暴露出了直线式管理组织的固有弊端,且对职业联赛的市场化程度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2、与管理组织结构设置相适应的是,日、韩由于都采用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并结合了分权化的管理。因此,日韩针对职业足球市场,即各级职业足球联赛,均建立了职业足球联盟组织。而我国由于采用了直线式的集权化管理,各级职业联赛并未设立职业足球联盟组织,造成了目前职业联赛尚未完全进入市场化,从而造成,未能有效解决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这样一组矛盾。3、从目前我国在职业联赛的层级设置上看,与日韩并无较大差异。但由于缺少作为职业联赛支撑的各级半职业和业余联赛。从而造成了我国的三级职业联赛实际上成为了水平较低的联赛。且由于缺少半职业和业余联赛体系,也造成了我国整个联赛市场对于后备力量需求量的降低。4、日韩两国在后备力量培养上的共同之处,都在于重视足球运动的普及与学校足球的发展;不同之处是韩国完全依靠学校,而日本则在此基础上,还重视俱乐部梯队的建设与建立配套的专业选拔与输送机制。相对于日本与韩国,我国目前在职业足球后备力量培养上,尚面临着足球普及率低下、培养渠道与输送机制的混乱、以及培养方法上过分依赖经验主义这样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