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作为行文的理论支架,其间兼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以及另外一位法国社会学家勒内·吉拉尔的“替罪羊”理论,对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作品进行分析与解读,以展示黑人记忆被损害后所给他们带来的痛苦以及他们对于记忆重建的愿望。引言:梳理美国黑人文学传统的大致脉络,简单介绍莫里森其人其作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出下文。第一部分:由莫里森小说中的一个人物的特殊身体特征引出美国黑人缺失了的文化历史之根,并进而结合文本分析白人宗教和文化价值观的入侵,以及非洲人视为神圣的“名字”的被剥夺,由此可以看到美国黑人被篡改了的记忆。第二部分:结合“集体记忆”以及集体无意识的相关理论,将莫里森小说中的记忆因子提炼为两个部分三个方面来分析,分别为:个人记忆、作为历史记忆的集体记忆和作为集体无意识的集体记忆,以显示美国黑人在记忆被篡改后的几百年时间里所承受的苦难与伤痛。第三部分:分析背负着沉重记忆的黑人们所处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困境,并从传统文化、宗教以及社区三个方面提出文化重建的可能性。结语:莫里森为我们描绘了各个时期、各个阶层的美国黑人生活,每一个细枝末节中,都充满了记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