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故而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之一。传统经济学在解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时往往从需求、供给等经济因素进行分析,而对于经济文化等背后的内在因素却很少予以探讨。我国是文化大国,具有深厚的经济文化底蕴,我国的经济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文化的作用。为了提升产业结构转型中经济文化的带动力,文章基于文化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以及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分析经济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经济文化通过作用于经济主体——个体和企业,而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层次、生产要素的状况、技术创新程度、制度创新状况以及特色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作用力,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此基础上,文章以山东省为视角,分析山东产业结构调整中经济文化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山东省作为文化大省,产业结构演变的历程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变迁,开放冒险的文化精神、齐鲁文化精神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而重农思想与创新精神的不足束缚产业结构的调整。文章将经济文化因素分解为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开放精神进行定量化分析,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经济文化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经济文化所涵盖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开放精神均为山东产业结构调整的格兰杰原因,即是山东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之一,且三者之中,冒险精神的贡献度相对较高,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力更强。为更好的提升文化带动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应注重经济文化强省战略,重塑传统经济文化,重视文化的交流融合,培育特色的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