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思想的发育与宪政的仿行——以预备立宪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中国宪政实践的艰难历程,对于当下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当不无助益。   中国的宪政实践,肇于消末,始于预备立宪。预备立宪创造了中国政治改革的众多第一,加快了中国民主化进程。尽管预备立宪的基调仍旧是君权至上,尽管改革的举措还滞后于完全意义上的民主要求,但是毕竞已经涉及到政体问题,已经触动了传统封建专制制度,因此它是中国宪政实践史上值得关注的一环,是中国迈向民主化的重要一步。   自鸦片战争起,国人即不断探索救国之路,其中一部分已经开始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是其国家富强的根本,但这种认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日俄战争震撼了中国,立宪党人变得果敢,革命党人更是前仆后继,以起义诉求理想和正义。形势刺激是推动清廷预备立宪的外部因素,而清廷能够有限地尝试,主导这场前所未有、自上而下的改革实践,当然作用和功绩也不可忽视。   预备立宪涉及的范围较深较广,难度和阻力也比较大。其宪政仿行具体举措主要表现在谘议局、资政院及责任内阁的设立,还有《饮定宪法大纲》、《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的颁布及官制改革等等。本文除探讨宪政思潮与预备立宪的关系之外,还将具体分析资政院、责任内阁和《钦定宪法大纲》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本文认为,资政院的设立是将西方议会制度移植剑中国的最初实践,尽管它不完全等同西方议会,但实践的意义仍很重大,是清廷政治开放、部分民间人士得以参与的重要尝试。同样对“皇族内阁”也不该一味抹杀,因为参与内阁的皇族成员大多是赞成仿行宪政的,他们并不全系“昏庸”,在维护既得利益和谋求政治进步之间他们懂得久远与一时的利害关系。而《钦定宪法大纲》及相关法律的制定颁布,标志着中国法制化建设的启动,从此规定皇权要受制约,民众权利要得到提升。总之宪政仿行扩大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增强了国人的民主意识,开启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转型的过程,对历史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有日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这种观点是偏面的,不符合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其他文献
高梁河之战是北宋与辽的第一次大规模军事较量,对双方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学术界虽然对这次战役有过论述,但并不系统,也不全面。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结合有关史料和军事理
契丹政权建立以前,佛教就已经传入到契丹人活动的区域。本文所要叙述的辽代佛教,是指公元916年至1125年间生活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契丹族建立的政权以及在其统治下之各民族的佛教
关中地区发现的唐代墓葬中壁画较多,其中妇女题材的壁画中有很大一部分对妇女发髻做了描写,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服饰,装饰,思想特征,审美取向等。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