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颗粒级配对胶凝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十分丰富,但是主要面向水泥和混凝土体系,鲜见面向石膏体系。粉磨和筛分是石膏工业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研究由此得出的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颗粒级配对胶凝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十分丰富,但是主要面向水泥和混凝土体系,鲜见面向石膏体系。粉磨和筛分是石膏工业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研究由此得出的颗粒级配对石膏性能的影响,从而通过颗粒级配优化来增强石膏性能(主要为机械强度)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本文利用Rosin-Rammler-Bennett(RRB)分布函数来定量描述α半水石膏颗粒级配,分析颗粒细度(D_e)及分布宽窄(n)对石膏标准稠度用水量、水化过程、抗压强度及亚微观结构的影响,将RRB分布参数与石膏水化和强度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提出较优级配。根据灰色理论,将α半水石膏体系视为一个灰色系统,通过建立灰色模型来定量描述石膏颗粒级配与抗压强度的关系,并根据模型定量预测一定颗粒级配的石膏的抗压强度。α半水石膏颗粒细度及分布宽窄对石膏标准稠度用水量、水化过程、抗压强度均有较大影响。其中,颗粒细度对石膏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石膏硬化体亚微观结构随颗粒级配的变化证实了颗粒级配对石膏水化和强度的影响。适当的α半水石膏颗粒级配,使石膏需水量适中,同时又满足α半水石膏充分水化的要求,获得晶粒均匀、晶形良好的二水石膏晶体,并使石膏硬化后形成密实的结晶结构网,因而抗压强度较高。优化的级配具有D_e≈35μm,n≈0.82的粒度特征。灰色模型分析表明,抗压强度是各粒度区间内的颗粒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其对抗压强度的作用,这些粒度区间内的颗粒可分为两组:①区间(0-20μm)、(20-50μm)及(90-140μm)内的颗粒含量增加有利于提高抗压强度;②区间(50-90μm)和(>140μm)内的颗粒含量增加会降低抗压强度。各粒度区间内颗粒含量增加影响石膏的水化速率和孔径特征,从而改变抗压强度,且抗压强度随颗粒级配的变化规律与灰色模型所述比较一致。灰色模型是研究石膏颗粒级配与其抗压强度关系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但其适用性受石膏标准稠度用水量限制。
其他文献
本论文系统研究了改性SrLaAlO4基微波介电陶瓷Sr1-xCaxLaAl04及(Sr0.6Ca0.4)1+xLa1-x(Al1-xTix)O4材料的制备、微结构与微波介电性能,讨论了其微波介电性能随结构、成分的变化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由多个苯环稠合而成的有机物的统称,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某些高分子量的PAHs已被证明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
由于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能源多样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众多可再生能源中的一种,生物质通过快速热解生成热解油,再经过加氢脱氧得到运输燃油,是生物
正常生理条件下,生物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过氧化氢、羟基自由基等氧化活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若体内存在大量的活性氧化物质或者机体的抗氧化机能下降,会造成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的失衡,产生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ROS在体内会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发生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改变蛋白质的结构与构象而引起蛋白质损伤,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功能表达,
本文中我们采用热蒸发法制备垂直可控的ZnO纳米线阵列,通过简单的旋涂钛酸四丁酯水解溶液并进行退火处理,成功在ZnO纳米线阵列上生长TiO2壳层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
大气甲烷(CH4)浓度的不断攀升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本论文对人为干扰较为严重的城市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了CH4排放的研究,运用静态浮箱法和气相色谱分析法对城市湖泊的CH4排放
制浆造纸行业是传统的大用水量、高污染负荷的行业,随着城市工业化的推进,经济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增高,工业水污染,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首先以2-羟甲基-12-冠-4作为原料,合成了对锂离子具有选择吸附性的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12-冠-4(M12C4);利用悬浮聚合分别将其与苯乙烯(St)、交联剂二乙烯基苯(DVB)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共聚,探讨了聚合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别制得了两种不同的吸附剂。利用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对吸附剂的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