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错误作为正确和真理的对立面在人类认识史和实践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为“错误”一般会导致人们不希望的结果,给人们带来损失或灾难,所以人类对错误的研究从未间断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郭开仲教授创立了消错理论,将人类对错误的研究带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错误系统模型的研究继承了消错理论的研究成果,将错误的研究基于系统之上,以系统的错误为研究对象,力求发现系统错误的特点、属性和规律;制定一个能有效判别系统错误的程序和规则体系:为进一步研究系统错误的产生原因、形成机制、传递和和转化的规律以及消除和避免错误的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过对系统错误的详细分析以及考虑到研究错误系统模型的目的,本文认为本模型应该包含描述系统本身的系统模型、用于表述人类希望系统能实现之功能的目的功能函数、用于判别系统错误的判别规则体系和定量描述系统错误大小的错误函数及错误值,共四大要素。本文主要围绕着这四大要素展开研究。
目前,用于描述系统的模型有很多且具有各自的特点,本文从研究系统错误的需要出发,选择了一般系统结构理论中的一般系统结构模型作为错误系统模型中描述系统本身的系统模型。在简单介绍此模型的同时,本文还对此模型进行了发展,使其能更好地满足研究系统错误的需要。在一般系统结构模型里包含有该系统能够实现的固有功能,而系统能否实现人们对它的期望,关键要看系统固有功能与系统目的功能之间的关系。本文随后从系统错误的角度,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系统的功能可分为客观上的固有功能和主观上的目的功能。为了研究系统固有功能和目的功能的关系,系统固有功能函数和目的功能函数的概念被提出,并被用于判断固有功能与目的功能之间关系。从消错理论关于“错误”的定义可知,判别错误是离不开判别规则的。本文从判别系统错误的需要出发,在研究了一般判别规则的特性之后,对判别系统错误的判别规则进行了分类,并组成了一个有机的判别规则体系。错误系统模型的一大特点就是定量描述系统的错误,为此,本模型必须建立错误函数及计算相应的错误值。本文不仅研究了错误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种类,还就错误函数的建立给出一般性的指导原则。这无疑对错误系统模型的实际应用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在充分研究了组成错误系统模型的四大要素之后,本文最终提出了错误系统模型的一般形式,并对其性质和应用的过程展开了论述。最后,结合一个实例,本文对错误系统模型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