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约束与房地产市场发展:基于股地互动视角的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oy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有力支撑。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就面临持续的宏观调控,市场参与者面临的金融市场融资约束不断增强,而整个房地产市场却呈现出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一个资本要素流动存在管制的制度框架中,在金融市场融资受到严格约束的情况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得到迅速发展和扩张确实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房地产市场发展之谜本质上是产业发展的金融约束问题,需要回答的是巨量资金如何突破金融管制和干预从金融市场转移到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本文认为理解金融约束下的房地产市场发展需要从微观角度,特别是从房地产开发企业角度着手。从整个房地产市场运行角度看,房地产开发企业是房地产市场核心的微观主体,房地产市场的融资行为归根结底是由其完成的,可以说,正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市场行为使得融资障碍和制度壁垒不断被突破,实现了资金从金融市场向房地产市场的转移。鉴于上市房企的特殊地位,本文拟从上市房地产企业入手,从上市房企土地投资和其股价的互动关系角度考察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通道”效应。  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4-2012年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活动及其股票市场表现的微观数据对股地互动机理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房企的拿地行为对其股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并不是利用资金优势高价拿地就能获得更大的超额收益,投资者更加青睐合理的拿地行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有房企与非国有房企拿地公告的股价效应存在着很大的差别。(2)房企股价上涨1-2季度后房地产投资也会显著增加。就不同股权性质的企业而言,非国有房企相对股价水平的整体投资效应强于国有房企,从股价上涨到投资增加的传导时间也相对较长。(3)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市场参与者的预期高度相关,与利率管制、企业自有资金限制等因素关系很小,因此从金融管制视角看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基本是无效的。
其他文献
环境污染问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提起和关注,我国污染物排放现状堪忧,关于治理与改善环境质量的环境规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针对我国整体环境资源经济问题进行了分析,就环境规制解决污染的外部不经济性、降低污染减排、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不同规制情景进行了污染减排效果模拟,以此来预期环境规制的可能的作用。试图找到一种适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环境规制政策,来更好地推动
学位
一般情况下认为利益共享是指社会全体成员都能均等分享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全部效益,是以共享的实现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所必须经历的特殊的社会阶段。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