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拟调节人工晶状体(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AIOL)植入术后的主观、客观视觉质量,并探索其调节机制。 方法:横断面性研究,收集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年龄为49~79岁,实验组植入Tetraflex AIOL(15人,24眼),对照组植入Akreos Adapt AO IOL(13人,16眼);实验组根据主观调节幅度大小又分为TA组7人(12眼,主观调节幅度>1.74D)及TB组8人(12眼,主观调节幅度≤1.74D)。在术后1周、1月、3月时,检查患者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最佳远视力矫正后的近视力;使用移近法测量主观调节幅度;使用改良的Grandseiko仪(WR-5100K,Tokyo,Japan)测量客观调节反应;使用对比敏感度仪(CSV-1000e,VetorVision,USA)测量不同光照度不同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使用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测量调制传递函数的截止频率(MTF cutoff)、Strehl比(SR)、散射指数(OSI);使用自主搭建的IOL眼形态学和视功能综合测量技术平台测量患者在不同调节刺激下眼前节形态结构参数及全眼像差变化。收集并整理数据,对获得的眼前节形态结构图像,在后期经自动画图软件处理分析,得到眼前节形态学参数,包括:瞳孔大小、角膜中央厚度、前房深度、人工晶状体中心厚度、人工晶状体前后表面曲率、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心。利用SPSS19.0统计分析。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两组测量结果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三次不同调节刺激之间各测量参数的变化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法,分析相关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①实验组较对照组拥有更好的裸眼近视力、最佳远视力矫正后的近视力(0.34±0.11vs0.48±0.18,0.45±0.09vs0.54±0.14,LogMAR,P<0.05);②实验组的主观调节幅度、给予最大调节刺激时客观调节反应均优于对照组(1.78±0.41vs1.00±0.28,0.35±0.16vs0.19±0.10D,P<0.05);③实验组在术后任何情况下的对比敏感度、MTF cutoff、OSI、SR值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实验组在调节时有更多的AIOL表现为前移(70.8%vs37.5%,P<0.05),其最大平均前移量为0.02mm(P<0.05);⑤实验组在调节过程中表现出更大的颞侧倾斜量(P<0.05);⑥在调节过程中,实验组的垂直像散、6阶像差RMS较对照组大(P<0.05)。 结论:⑴Tetraflex AIOL植入后的调节能力及视觉质量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但仍优于Adapt AO SIOL;⑵Tetraflex AIOL在调节过程中总体表现为前移,但其前移量并不足以产生患者满意的调节力,考虑伪调节因素的作用;⑶Tetraflex AIOL的调节过程中发生颞侧倾斜,可能对患者视近有帮助;部分植入Tetraflex AIOL的患者将产生过大的倾斜和偏心,从而降低视近能力,但其视近功能仍优于植入Adapt AO IOL; Tetraflex AIOL在调节过程中垂直像散、慧差、6阶像差RMS的增大可能对视近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