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以下简称“UHPC”)作为 21世纪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其研究已成为材料领域的热点。UHPC具有超高强度、高耐久性、良好的体积稳定性等优异综合性能,能满足现代工程向高耸、大跨、重载方向发展及承受恶劣环境的需要,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为避免出现受压试验时由于内部积聚能量太大而呈现爆炸性破坏,UHPC一般需掺入钢纤维或高强聚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以下简称“UHPC”)作为 21世纪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其研究已成为材料领域的热点。UHPC具有超高强度、高耐久性、良好的体积稳定性等优异综合性能,能满足现代工程向高耸、大跨、重载方向发展及承受恶劣环境的需要,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为避免出现受压试验时由于内部积聚能量太大而呈现爆炸性破坏,UHPC一般需掺入钢纤维或高强聚合物纤维。在重大工程结构的设计中,往往将UHPC灌入钢管,制成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构件,以提高UHPC的延性和韧性。钢管可约束核心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横向变形,使其处于复杂三向受压状态,有利于提高构件整体承载力和延性,减少构件截面尺寸。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复杂作用下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设计计算理论研究(No.51738011)”,在分析超高性能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性能,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考虑纤维种类、长径比和体积掺量三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三个水平,设计制作36组共108个棱柱体试块和108个立方体试块,通过轴心受压试验,考察试块破坏形态,分析纤维种类和特征参数对抗压强度、流动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入纤维会降低试块流动度,有效提高试块抗压强度。掺入单一钢纤维,当体积掺量为1.5%、长径比为80时,轴心抗压强度可提高50.6%;掺入单一聚丙烯纤维,当体积掺量为0.2%、长径比为396时,轴心抗压强度提高29.8%;掺入钢-聚丙烯混杂纤维,体积掺量2%、长径比30的钢纤维和体积掺量0.15%、长径比396的聚丙烯纤维混杂,轴心抗压强度可提高73.2%,混杂纤维可有效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长径比对抗压强度提高影响不如体积掺量明显。(2)考虑钢管壁厚、纤维种类和纤维长径比、体积掺量五个因素,钢管壁厚选取五个水平,其他因素选取三个水平,设计制作39组共117根短柱试件,通过轴心受压试验,考察钢管UHPC短柱破坏形态,分析套箍系数(钢管壁厚)、纤维种类和特征参数对破坏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套箍系数ξ对破坏形态有显著影响;套箍系数较小(0<ξ≤1.5)的试件发生剪切破坏,试件端部对侧鼓曲,出现鼓包,破坏角度为45°~60°;套箍系数较大(1.5<ξ≤3.2)的试件发生墩粗破坏,腰部鼓曲,整体矮胖,缩短变形明显;纤维种类和特征参数对破坏形态影响不大。(3)基于实测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荷载—纵向应变全曲线,分析钢管和UHPC的共同工作机理,阐明短柱轴压受力特征和荷载—纵向应变规律。结果表明,钢管UHPC短柱轴压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荷载下降阶段和强化阶段;弹性阶段内钢管和超高性能混凝土单独受力,协同工作,UHPC高强度延长了试件的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内混凝土横向变形超过钢管,二者产生相互作用,由于钢管约束较好,作用过程较短;套箍系数的不同导致荷载下降段不同,小套箍试件卸荷速率快,荷载下降明显,大套箍试件缓慢卸荷,无明显下降段;超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大,经钢管强化后,构件残余强度高,超过极限承载力的80%。(4)基于试验结果,分析套箍系数(钢管壁厚)、纤维种类和特征参数(长径比和体积掺量)对钢管UHPC短柱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管壁厚增强承载力效果明显,无钢管约束UHPC短柱承载力为869kN,壁厚12mm短柱极限承载力为2876kN,承载力提高231.0%,钢管壁厚可大幅度提高短柱极限承载力;单掺入钢纤维,极限承载力可提高20.4%;单掺入聚丙烯纤维,极限承载力提高15.0%;混杂纤维协同工作,承载力提高22.5%,承载力提高效果显著。(5)根据试件破坏形态,参考钢管混凝土强度叠加理论,基于试验实测结果,确定了纤维增强系数的计算公式和套箍增强系数的取值,建立了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可为工程设计和同类研究提供参考。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本课题后续研究提出展望与建议。
其他文献
混凝土结构的维修加固已经成为当前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新老混凝土界面抗剪问题目前已广泛存在于混凝土结构补强及维修加固工程中,同时考虑到北方等地区混凝土结构经常出现的严重冻害问题,因而对于新旧混凝土界面抗冻剪切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考虑冻融对于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对不同植筋率、不同冻融温度、不同冻融方式、不同界面处理方式、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是否涂刷界面剂的新旧混凝土界面进
环保是21世纪的重要主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高的比重,大量的快递垃圾也随之而来。大多数快递纸箱都得不到有效的循环利用,90%以上的快递纸箱使用一次后就会被人们作为垃圾丢弃,随之产生的大量废纸造成了地球生态破坏和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包装废纸的回收和循环利用由于其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而成为一项富有意义且颇具挑战性的任务。包装废纸作为富含纤维素的生物质资源,提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地开展深部地下工程,地应力测量也愈加重要。地应力越高的地区,岩石的流变效应越明显,基于岩石流变原理和规律,近年来发展起来岩石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nelastic Strain Recovery method,简称ASR法),用于地应力测量。ASR法经济有效,尤其适用于较大深度的钻孔和地层破碎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弥补了应力解除法、水压致裂法等地应力测量方法的不足。但是,该方法在世界上应
远端霉素(distamycin)是由纺锤链霉菌(Streptomyces netropsis)产生的吡咯聚酰胺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远端霉素由三个1-甲基-4氨基吡咯甲酸结构单元经酰胺键连接形成,能通过非共价作用特异性结合B型DNA小沟富胸腺嘧啶/腺嘌呤区域。本课题组在远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下游100 bp处发现了三个此前未被关注的基因:dst27,dst28,dst29,以其为研究对象
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以其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钢纤维混凝土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能决定了混凝土结构的力学行为,深入研究材料本身力学性能及其损伤行为并建立本构关系,对充分了解材料特性、提高工程设计水平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钢-聚丙烯混杂钢纤维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5160
现代工业领域中,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对各种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性能的钢铁材料已经很难满足。表面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可控性使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及冶金等领域,是一类非常有前景的新型复合材料。为了提高钢铁合金表面的强度,本文以高纯钒板和灰口铸铁作为原材料,利用金属钒的强碳化物形成特点,采用了一种原位反应工艺制备了具有夹层结构的VCx/Fe基表面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原位反应过程,该铁基表
监利河段位于长江中游,属于典型的弯曲型河道。近50年来,受上车湾人工裁弯、洞庭湖汇流顶托及三峡工程蓄水运用的影响,监利河段的进口水沙过程及其出口侵蚀基准面改变,河床冲淤调整剧烈,导致河槽形态及过流能力发生显著变化,严重影响两岸的防洪安全及航运条件。本研究采用河段平均的河床演变分析方法,详细计算了监利段河床平面及断面形态的调整过程,并定量分析了上下游边界条件变化对该河段河床形态调整及河槽过流能力的具
目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包含了两个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阶段,一是局部缺血造成的损伤,二是炎症介导的再灌注损伤。在缺血期间,肝脏氧气和营养素缺乏,导致细胞代谢衰竭。在血流恢复(再灌注)后,炎症蔓延和细胞凋亡会引起更加严重的损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整体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细胞类型和分子途径的相互作用,这解释了制定治疗策略转化为临床应用的困难。本研究旨在阐明MCP-1诱导蛋白(MCPIP1)对肝脏缺血
近年来,各种水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愈来愈严重,受到了广泛关注。水环境中存在的一些污染物会随食物链逐渐累积,是人类健康、生态安全及环境稳定的严重隐患。壳聚糖基材料作为水处理领域的一种新型吸附剂,受到全球各地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合成制备方法的不同,壳聚糖基材料会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适用于去除污水中不同的污染物,具有高效性、稳定性、靶向性。相比将壳聚糖基材料应用于去除阳离子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等),
城市污染河流治理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污染底泥的修复,还应包括修复后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尤其是沉水植物群落的恢复问题。该课题针对一种底泥原位修复技术——原位洗脱技术,以北京市凉水河底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现场试验和模拟洗脱试验过程中洗脱与对照组底泥各项理化指标、典型污染物、氮磷形态分布特征,以及洗脱前后底泥中氮磷释放特征,并在实验室模拟曝气冲洗和水力冲洗两种洗脱处理方式,研究两种处理方式对底泥理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