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汉文学翻译往往会受到文化环境中英汉文化之间强势与弱势关系的制约。因此,在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后殖民时代,美国小说家Margaret Mitchell的Gonewith the Wind一书的英汉翻译也必然或多或少地受到当时文化环境中的英汉文化势力较量的影响。自然,目前翻译研究领域中已出现了一些从包括文化在内的各种视角对Gone with the Wind的英汉翻译的研究,也出现了若干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角度对英汉文学翻译的探讨。然而,迄今尚缺乏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角度对Gone with the Wind的英汉翻译的研究。鉴于上述情况,本研究以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和巴西食人主义等翻译理论为基础,对Gone with the Wind的两个汉语译本,即傅东华所译的《飘》及黄怀仁与朱攸若合译的《乱世佳人》中采用的翻译策略及其文化势力关系背景予以比较研究。首先,本研究以霍米·巴巴的杂合和模仿及巴西食人主义翻译等后殖民(翻译)策略为基础,就其与原文在不同语言层面上的关系,对Gone with the Wind的上述两个汉语译本进行了比较描写,以便确定其分别运用的翻译策略情况。研究结果显示:(1)傅东华所译的《飘》是一个包含较少的源语言文化成分和较多的目的语言文化元素的杂糅文本,更多地运用了杂合及食人翻译策略而较少地采用了模仿翻译策略;而(2)黄怀仁朱攸若合译的《乱世佳人》则是一个包含更多的源语言文化成分和较少的目的语言文化要素的杂糅文本,更多地运用了模仿翻译策略而较少地采用了食人式翻译策略。然后,本研究以霍米·巴巴的思想和巴西食人主义等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为依据,就其与相关文化语境的关系,对Gone with the Wind的两个汉语译本进行了比较解释,以便找出其分别运用的翻译策略的文化背景原因。比较结果表明:(1)傅东华所译的《飘》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中国遭受日本侵略,与美国强势文化相比属于明显弱势文化,因此主要运用了食人翻译策略,即从源文化中吸收营养,以便有益于本国文化,使中国抵制和摆脱文化殖民并发展壮大起来;(2)黄怀仁朱攸若合译的《乱世佳人》则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一个快速崛起的大国,文化势力走向强势,所以更多地运用了模仿翻译策略,以便对抗美国文化。本研究可望对英汉文学翻译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意义。从实践上来看,本研究的结果说明,后殖民语境下的英汉文学翻译者应当根据翻译时的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强势与弱势关系,灵活地选择相应的杂合,食人策略或模仿翻译策略。从理论上来看,本研究弥补了当前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角度对Gonewith the Wind的英汉翻译研究的不足或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