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放射治疗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时间及其严重程度,明确黄芪扶正颗粒在防治放射性食管炎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2)通过检测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发生时及症状消失后血浆中的IL-1、IL-6、IL-10、TNF-α水平,试探讨黄芪扶正颗粒预防放射性食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食管癌患者共72例,采用等比分层随机设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给予放疗的同时口服黄芪扶正颗粒(严格按药物说明书用药,10g/次,2次/天),直至放疗结束或放射性食管炎症状消失停止用药;对照组36例给予单纯放疗,并认真记录相关实验数据;放射性食管炎出现时及症状消失后分别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液4ml,IL-6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IL-1、IL-10、TNF-α水平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并记录数据。结果:纳入的72例食管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脱落及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一般特征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生放射性食管炎的人数经χ2检验(P>0.05)无差异,在统计学意义上两组的发生率无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分级组成对比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例数在临床分级上有明显的不同;治疗组的发病时间(12.07±2.67天)迟于对照组的发病时间(10.39±2.28天),且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持续时间(23.39±4.52天)长于对照组(27.09±4.08天),且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IL-1水平(28.29±15.51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IL-1水平(37.48±17.86pg/ml),且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IL-6水平(19.71±12.63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IL-6水平(45.78±18.44pg/ml),且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TNF-α水平(1.83±1.02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TNF-α水平(3.16±1.15ng/ml),且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IL-10水平(19.16±5.07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IL-10水平(16.32±5.71pg/ml),且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是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黄芪扶正颗粒可以通过调节促炎因子及抑炎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在防治放射性食管炎方面具有明显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