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氟沙星免疫分析化学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121990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诺氟沙星为研究对象,并合成了诺氟沙星的半抗原(NFLX-Hp),经过提纯后用红外吸收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图谱来测定半抗原的结构。采用活性酯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共价偶联,制备人工抗原和包被原,经紫外扫描确定偶联情况并计算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的结合比。以NFLX-Hp-BSA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针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血清。间接ELISA法测定抗血清的中点效价达6.4×104,双向琼脂扩散法测定抗血清的效价达1/64。兔颈动脉放血得抗血清,以硫酸铵分步盐析法分离纯化抗血清中的抗体并冻干,-20℃保存。采用活性酯法制备酶标半抗原(NFLX-Hp-HRP),透析去除游离半抗原等小分子,再经Sephadex柱纯化;酶标半抗原既保持了免疫化学活性,又保持了酶活性,可用于免疫化学分析。进一步研究了pH值、离子强度和有机溶剂(甲醇、乙腈、丙酮)对包被抗体-酶标半抗原(E-H)直接竞争ELISA法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包被介质的pH值为6.2时,固相载体对抗体的吸附性最好;当反应介质的pH值同样为6.2时,抗体与诺氟沙星的亲和作用最强。离子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会提高抗体与诺氟沙星的亲和力;甲醇、乙腈和丙酮含量大于5%影响诺氟沙星的免疫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诺氟沙星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方阵试验确定了抗体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0μg/mL,酶标半抗原最佳稀释度为16000倍。在优化条件下,建立了诺氟沙星的标准抑制曲线,回归方程I = 16.17LogC + 67.57,r2 = 0.978 ,线性范围为100~0.01μg/mL,抑制中浓度(IC50)为0.082μg/mL,IC20为1.14ng/mL,相对标准偏差(RSD)=8.33(n=5)。抗体的特异性考察结果表明,半抗原的交叉反应率最大为38139.535,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洛美沙星(Lomefloxacin)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8.884、3.306和0.869。在空白鸡血清中分别添加诺氟沙星标样,使样品中诺氟沙星的含量分别为0.5 mg/kg和5mg/kg两个水平。添加样品用1.0mol/mL的盐酸提取,E-H直接竞争ELISA法测定,重复4次。诺氟沙星添加浓度为0.5 mg/kg时,回收率86.34%~107.40%,平均值为97.285%,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8.86;诺氟沙星添加浓度为5 mg/kg时,回收率81.11%~101.91%,平均值为93.035%,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9.53。说明E-H直接竞争ELISA法能满足诺氟沙星残留分析的要求。
其他文献
EV71肠道病毒是导致手足口病的最主要病毒。每年有数百万儿童遭受手足口病困扰,可是现今并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EGCG是一种天然的抗病毒药物,已经被证明有多种病毒的抗病毒效果
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为防己科蝙蝠葛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其干燥根茎“北豆根”具有性味苦寒,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消肿利咽等功效。主要用于咽喉肿痛、肠炎痢疾、风湿痹痛。以往人们只采其根部作为药用而废弃了其地上部分,对蝙蝠葛资源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浪费。同时,人们对蝙蝠葛化学成分的研究几乎全部集中在根部,对茎叶的研究比较少。为了扩大药源、合理的利用和保护蝙蝠葛资
火柴头(Commelina benghalensis L.)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属鸭跖草科,是我国农田中的一种常见植物。火柴头既可以进行有性繁殖又可以进行营养繁殖。在行有性繁殖时,火柴头具有地上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石枣子(Euonymus sanguineue),是卫矛科(Celastraceae),卫矛属(Euonymus)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或小乔木。世界上卫矛属植物大概共有220种,其主要分布区位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如亚洲、欧洲
磷是植物生长必需元素之一,土壤缺磷是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重要原因,筛选磷高效基因作物提高磷利用效率是一种经济、环保、操作简单的方法。红小豆营养价值丰富,是我国北方逆境土壤(瘠薄、盐碱化、干旱等)种植的重要杂粮作物,山西省是我国红小豆主产区之一。本文以红小豆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模拟缺磷试验,研究了正常磷条件和缺磷条件下12个红小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以期筛选出红小豆耐磷性鉴定指标和苗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