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大量废弃粉煤灰都回填于野外环境中,大量使用地被占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为节省耕地,综合利用废弃土地,云南省宣威市华孚冷链物流仓库储存中心项目选址于宣威火电厂废弃的粉煤灰排放场。这种回填多年的粉煤灰地层属于软弱地基,不处理,达不到本工程建筑物对场地地基要求。为此,本课题以其中回填多年粉煤灰地基为研究对象,设计采用水泥土搅拌法进行地基处理。用该方法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为工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大量废弃粉煤灰都回填于野外环境中,大量使用地被占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为节省耕地,综合利用废弃土地,云南省宣威市华孚冷链物流仓库储存中心项目选址于宣威火电厂废弃的粉煤灰排放场。这种回填多年的粉煤灰地层属于软弱地基,不处理,达不到本工程建筑物对场地地基要求。为此,本课题以其中回填多年粉煤灰地基为研究对象,设计采用水泥土搅拌法进行地基处理。用该方法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为工程上处理粉煤灰地基提供理论性指导。通过工作,论文取得了如下认识和成果:(1)对该场地进行野外勘探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对粉煤灰性质分析研究,发现拟建工业区粉煤灰属于低钙类原状粉煤灰,平均厚度10m,最厚25m,燃烧的种类属于F类,该场地粉煤灰在工程分类设计中属于粉土类,天然地基承载力在123.33kpa。(2)通过水泥固化粉煤灰原理及活性激发机理探索,选择不同水泥掺量、不同龄期、掺入不同活性激发剂进行固化粉煤灰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数据拟合分析找出三种因素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单一影响因素得到幂函数公式如:F(x)(28)a(9)x~b;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得出多项式公式F(x,y)(28)p00(10)p10(9)x(10)p01(9)y(10)p11(9)x(9)y(10)p02(9)y~2(10)p12(9)x(9)y~2(10)p03(9)y~3(28)F(z)。(3)经粉煤灰复合地基参数的计算,对比原设计20%的水泥掺量,本文认为15%水泥掺量最为经济适用,激发剂可以选择性加入。
其他文献
随着核能与核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产生了大量放射性污染废物,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这些放射性污染废物中,放射性污染土壤具有受污染体量大、污染程度不一、潜在危害大等特点。因此,对放射性污染土壤进行快速测量,将其中放射性极低、对人类危害很小的部分分离出来,降低污染土壤数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放射性土壤检测仪器多为实验室检测仪器,测量时间长,无法满足大量污染土壤现场快速测量的要求。针对这一
高速公路凭借其高速运行、高安全性及高运输量的特点,在交通运输系统中是极为重要的组成之一。但高速公路常常由于局部路段施工、突发事件等因素造成交通瓶颈区域的产生,导致行驶安全与通行效率降低。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智能网联技术凭借信息实时交互性、车辆感知能力较强等性质,为高速公路控制领域提供一种新思路。研究智能网联环境下的可变限速控制对改善瓶颈区域的交通运行状态与提升通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首
本组前期工作实现了目前基于二氧化钛纳米棒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本文基于该电池结构,对二氧化钛纳米棒进行掺杂改性,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短路电流;并将钙钛矿层的制
超声驻波悬浮技术作为非接触式支撑技术的一种,能够用来模拟太空环境的微重力、无接触悬浮等特性,为生物化学以及药物科学领域提供一种接近理想状态的实验条件,并得到广泛应
食用油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烹饪材料,并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食品行业。然而食用油在多次高温煎炸之后,会产生酯、酮、醛等有害化学物质,不仅影响了煎炸食品的品质,而且会危害人体的生命健康。而且食用油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会随着食用油煎炸次数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增大,也正因如此食用油的品质也会逐渐变差。目前国内外的众多研究中,对食用油品质的检测多采用化学的分析方法,采用酸价、过氧化值、羰基值等理化指标进行食用油的
上海洋山深水港是我国首个远离大陆,在微小岛屿链上建设的港口,其码头型式为高桩梁板码头,后方用于挡土的接岸结构采用斜顶桩接岸结构。该结构由承台将斜顶桩、板桩和支撑桩
粘细菌(myxobacteria)是一类好氧的革兰阴性菌,分类上属于变形杆菌(Proteus)的Delta分支。粘细菌因其具有复杂的多细胞聚集行为特性,且能产生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而受到广泛关注,
BK通道,为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广泛存在于兴奋与非兴奋的组织细胞中(心肌细胞除外),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常与高血压,癫痫,听觉丧失,尿失禁,心血管及缺血性脑中风等疾病有关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水平的不断提高,短路电流的限制难度日渐提高。现有的短路电流限制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在短路故障最为严重的区域安装限流器的
豆根蛇潜蝇Ophiomyia shibatsuji(Kato),属双翅目(Diptera)潜蝇科(Agromyzidae),是我国北方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近些年来在黑龙江省危害呈现上升趋势,对当地大豆生产带来严重威胁。针对该虫在黑龙江省发生规律不清,文献报道混乱,使用药剂陈旧,防治技术落后等问题,本论文采用实地调查、田间试验结合室内观察的方法来研究豆根蛇潜蝇在黑龙江省的发生规律和某些生物学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