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大鼠子宫异位移植模型建立的手术学方法及其可行性。
方法:8-10周龄近交系雌性Wistar大鼠各30只,作为供体和受体,行子宫异位移植手术。记录每一例手术时间。术后7 d处死受体大鼠,评估移植子宫的组织学形态。
结果:共进行同种异体子宫异位移植手术30例,存活率由前15例大鼠的40%(6/15)上升至后15例大鼠的75%(12/15)。存活的18例受体大鼠中,15例移植子宫成活,移植子宫成活率为83.3%。与前15例相比,后15例大鼠子宫移植的供体子宫离断时间、受体子宫移植时间、子宫移植时血管吻合时间和总手术时间均有所减少,分别为(65±10)min;(89±22)min;(36±8)min和(154±23)min。
结论:以次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异体子宫异位移植模型是可行的。
目的:建立同种异体大鼠子宫原位移植实验模型,探讨模型建立的可行性。
方法:8-10周龄近交系雌性Wistar大鼠120只,进行同种异体子宫原位移植,计算每一例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移植手术后3周观察移植子宫情况,计算移植器官成活率。
结果:共实施60例同种异体大鼠子宫原位移植手术。供体手术平均时间为(40±9)min,受体手术平均时间为(93±23)min。60例子宫原位移植手术53例成功,7例失败,手术成功率88.3%(53/60)。53例存活受体大鼠中47例移植子宫成活,6例坏死,移植器官成活率88.7%(47/53)。
结论:同种异体大鼠子宫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是可行的,可作为子宫移植基础研究的技术平台。
目的:建立同种异体大鼠子宫原位移植模型,评价移植子宫自然生殖功能恢复状况。
方法:实验组8-10周龄雌性Wistar大鼠20只作为供体和受体,行子宫原位移植手术;对照组8.10周龄雌性Wistar大鼠10只,切除左侧宫角。手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分别与同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合笼12周,自然交配,观察其受孕及分娩情况。两组子代大鼠自出生起每周称量体重至第8周,绘出生长曲线,并各自分别进行交配。
结果:共进行10例同种异体大鼠子宫原位移植手术和10例对照手术,实验组受体大鼠存活率80%(8/10),对照组大鼠存活率90%(9/10)。实验组8例存活的大鼠中4例怀孕,受孕率50%;对照组9例存活的大鼠中6例怀孕,受孕率66.7%,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受孕大鼠共顺产分娩子代大鼠15只,对照组大鼠分娩19只,子代外观均无畸形。两组子代大鼠生长曲线基本相似,并有正常生殖功能。
结论:同种异体大鼠子宫原位移植后移植子宫可恢复自然生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