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子宫移植模型的建立及移植子宫自然生殖功能恢复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gin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大鼠子宫异位移植模型建立的手术学方法及其可行性。 方法:8-10周龄近交系雌性Wistar大鼠各30只,作为供体和受体,行子宫异位移植手术。记录每一例手术时间。术后7 d处死受体大鼠,评估移植子宫的组织学形态。 结果:共进行同种异体子宫异位移植手术30例,存活率由前15例大鼠的40%(6/15)上升至后15例大鼠的75%(12/15)。存活的18例受体大鼠中,15例移植子宫成活,移植子宫成活率为83.3%。与前15例相比,后15例大鼠子宫移植的供体子宫离断时间、受体子宫移植时间、子宫移植时血管吻合时间和总手术时间均有所减少,分别为(65±10)min;(89±22)min;(36±8)min和(154±23)min。 结论:以次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异体子宫异位移植模型是可行的。 目的:建立同种异体大鼠子宫原位移植实验模型,探讨模型建立的可行性。 方法:8-10周龄近交系雌性Wistar大鼠120只,进行同种异体子宫原位移植,计算每一例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移植手术后3周观察移植子宫情况,计算移植器官成活率。 结果:共实施60例同种异体大鼠子宫原位移植手术。供体手术平均时间为(40±9)min,受体手术平均时间为(93±23)min。60例子宫原位移植手术53例成功,7例失败,手术成功率88.3%(53/60)。53例存活受体大鼠中47例移植子宫成活,6例坏死,移植器官成活率88.7%(47/53)。 结论:同种异体大鼠子宫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是可行的,可作为子宫移植基础研究的技术平台。 目的:建立同种异体大鼠子宫原位移植模型,评价移植子宫自然生殖功能恢复状况。 方法:实验组8-10周龄雌性Wistar大鼠20只作为供体和受体,行子宫原位移植手术;对照组8.10周龄雌性Wistar大鼠10只,切除左侧宫角。手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分别与同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合笼12周,自然交配,观察其受孕及分娩情况。两组子代大鼠自出生起每周称量体重至第8周,绘出生长曲线,并各自分别进行交配。 结果:共进行10例同种异体大鼠子宫原位移植手术和10例对照手术,实验组受体大鼠存活率80%(8/10),对照组大鼠存活率90%(9/10)。实验组8例存活的大鼠中4例怀孕,受孕率50%;对照组9例存活的大鼠中6例怀孕,受孕率66.7%,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受孕大鼠共顺产分娩子代大鼠15只,对照组大鼠分娩19只,子代外观均无畸形。两组子代大鼠生长曲线基本相似,并有正常生殖功能。 结论:同种异体大鼠子宫原位移植后移植子宫可恢复自然生殖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缺氧/复氧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AQP4、AQP5的表达变化以及亚低温对其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脑缺血再灌注脑水肿与AQP4、AQP5的关系以及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
目的:在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观察CYP2C19多态性与口服常规剂量氯吡格雷后血小板聚集活性的改变及临床缺血性不良事件和出血性不良事件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
目的:建立晚期Lewis肺癌动物模型,研究益气清热养阴中药对恶病质小鼠治疗反应状况,寻找适合以控制晚期肺癌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药物。 结论: (1)益气清热养阴中药在改善L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变化与冠心病致病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绝经后CAD(coronaryarterydisease冠心病)妇女40例做为实验组,其中ACS(acutecoronarysyndrome急性冠脉
目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通过模拟糖尿病的体内外环境,观察G蛋白偶联受体91(GPR91)对DR微血管病理改变的影
目的:观察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舌下运动神经元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其相应神经递质5-HT及5-HT 2A受体和C-fos表达量的变化。方法:将16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8周龄,体重18
目的:探讨T1DM大鼠模型中,DN病变的早期指标,哪些病变与肾脏损害关系最密切,寻找DN的早期诊断依据。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5),实验组(n=50)。实验组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