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作为对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一种读解,主要内容是论述了有关其辩证总体观的三个问题,并对卢卡奇及该著作作了一个总体评价。文章除引言外,正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辩证总体观的理论内涵,第二部分分析了总体性的思维方式,第三部分揭示了辩证总体观的理论得失及其启示,第四部分是一个总体评价。 《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反思西欧发达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失败的理论产物。作为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其基本观点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理解为辩证的总体性方法。关于这一点,本文指出,辩证总体观产生于对现实的批判,它的提出是为了反对第二国际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运用,重新树立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权威,涉及了时代的本质和主题。卢卡奇以极大的理论勇气期望提高革命原则的地位,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他从三方面论述了辩证总体观的理论内涵:它是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历史与自然的统一。按照卢卡奇的论证思路,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历史辩证法,没有自然辩证法;只有革命的辩证法,没有科学的辩证法。并且,作为总体观集中表现的主-客体的同一的基础并非是物质性的实践活动,无产阶级作为这一同一体,其革命实质上成了一种意识活动。从这些对辩证总体观的理论阐述中,明显可见卢卡奇把辩证法限制在社会历史领域,这一方面确实突出了其革命性、实践性的职能,开辟了一条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新思路、新方法。但是,把马克思主义仅仅当作一种分析社会历史的方法,就有可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其基本原理相分离,忽视了唯物辩证法的完整性,实际上是以总体性代替了辩证法。因此,卢卡奇期望以总体性方法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但实际上这一方法最终成了脱离实际的纯理论的抽象议论,其根源在于没能涉及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与辩证总体观相对立的是以片面性为基本特征的物化理论,运用总体性的思维方式,批判资本主义的物化,由此形成了卢卡奇独特的物化观。本文指出,卢卡奇对物化问题的阐述,一方面是深刻而全面的:物化不仅具有主观表现,而且具有客观表现;不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层面上,而且遍及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卢卡奇正是要凭借其总体性思维方式来戳穿资本主义的种种物化关系,恢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尤产阶级的解放。其可贵之处在于他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一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但是另一方而却存在着用黑格尔的眼光来看马克思的理论的严重错误。如将物化、对象化和异化二个概念相等同,将物化理论人本主义化,并把恢复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视为消除物化的唯一途径。 尽管卢仁奇的辩证总体观及其总体性的思维方式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偏差,但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同样是不能忽视的:理论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着重研究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致力于探索和实现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现代化;实践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各领域的全面健康发展。正是基于这些有价值的启示,文章最后肯定了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贡献,虽然他开创了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先河,但应当把他和后来的二般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区别开来。同时,《历史与阶级意识》作为一部哲学著作,他也揭示了哲学的双重社会功能—建构功能和批判功能。当卢卡奇把对人的物化状态的批判作为永恒的使命时,其结论就是要建构出浪漫主义色彩的社会理想,这种对纯真美好的总体性的向往成为左翼思想家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文章得出一结论:卢卡奇用其辩证总体观展现出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原则和方法来探索社会革命的道路这一理论思维的主旋律,承认卢卡奇等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地位,才是真正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