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渣固体发酵菌种的筛选与条件优化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eaGe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芪渣是黄芪提取黄芪多糖后剩余的药渣。在工业生产上,黄芪多糖的提取方法大多数为在“水提醇沉”,这种方法不仅产生大批量的残渣,而且使得黄芪中其他药用成分残留于残渣中,药渣仍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代谢等作用。利用固体发酵技术,对黄芪渣进行生物转化,可以充分开发黄芪渣,并提高其综合利用程度,实现资源的二次高效利用。对黄芪渣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芪渣中粗纤维含量为42.74%+0.08%、甘露醇含量为1.15%+0.01%、可溶性糖含量为12.36%±0.09%、还原糖含量为3.83%+0.06%、脂肪含量为0.50%±0.01%、蛋白质含量为8.92%±0.08%、粗灰分含量为4.16%±0.14%、水分含量为5.29%+0.27%。对固体发酵菌种进行了筛选。选取了五种虫草真菌作为固体发酵菌种,先对其生长曲线做了测定,实验结果得出五种虫草真菌种子液的最佳培养时间分别是:蝉拟青霉ZZYC为3d;中国拟青霉DCXC为3d;古尼拟青霉ZZY为3d;蛹拟青霉ZZYZB为3d;蛹拟青霉ZZYYS为5d。固体发酵结束后,以粗纤维降解率和发酵产物中甘露醇含量为参考指标,对发酵菌种进行筛选,试验确定中国拟青霉DCXC为黄芪渣固体发酵的最佳菌种。在发酵菌种确定后,对其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从发酵时间、接种量、发酵基质初始pH、发酵基质厚度四个方面进行了单因素优化试验,以粗纤维降解率和发酵产物中甘露醇含量为参考指标,试验得出:发酵时间为25d;接种量为20%;发酵培养基初始pH为自然pH(pH4.8);发酵基质厚度为1.0cm。对发酵条件优化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固体发酵的最优工艺为:发酵时间为25d;接种量为20%;发酵培养基初始pH为自然pH(pH4.8);发酵基质厚度为1.0cm。正交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为:粗纤维降解率为23.23%±0.19%;发酵产物中甘露醇含量为2.46%±0.03%,比黄芪渣原料中增加了113.90%。还对黄芪渣固体发酵进行了实验室规模培养。先利用传统浅盘发酵法进行发酵,结果得出传统浅盘发酵法不适于黄芪渣固体发酵的实验室规模培养;经过试验探索,发明了新型培养盒发酵法,利用规格为280x180x120mm的培养盒,利用工业黄芪渣40kg,得到发酵产物28kg,发酵产物得率为70%。
其他文献
让学员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口语教学在培养学员实际交际能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现阶段士官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我校在英语口语课堂中
传统农村会计工作以人工操作为主,但人工操作不仅容易出现错误,还会影响会计工作效率。实施会计电算化后,为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结合云南
对自动气象站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通信网络故障和传感器故障,并提出相应的维护措施,为气象探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帮助。
<正>十多年前我初步接触到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思想。那时对现代哲学了解有限,读到的入门书籍讲20世纪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大意是说人类逐步认识到思想世界,甚至人造环境
目的:探讨对行腹膜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9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行腹膜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正> 高压电接触伤并发脊髓伤是一种严重损伤,文献报告较少、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报告于下。患者、男姓、39岁、建筑工人,于82年7月31日工作中不慎被8000伏高电压击伤。伤后1
期刊
<正> 在云南省博物馆的藏画中,有一些明清之际的作品,用传统技法表现了当时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如明代的苗族《斗牛图》、清代的傣族《写贝叶经图》、彝族《采茶图》、哈尼族
军队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正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转型时期,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转型期,厘清军事外语与通用外语的关联性和差异性,探讨军人外语能力的构成要素和现实需求,有助于
土壤水分含量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精确的预测技术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以降水量、蒸发量、相对湿度和地下水埋深
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认知,成长中受其影响深刻,高度认同其当代意义和传承价值,并普遍支持大力弘扬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