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唾液腺和泪腺组织的淋巴细胞浸润,从而导致慢性炎性反应,出现眼干和口干等症状。SS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SS发病与病毒、免疫遗传及环境三因素的共同作用相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的凋亡在SS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促凋亡分子Bax和抑制凋亡分子Bcl-2水平平衡可能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这些分子表达水平受到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 CAM)的信号通路调控。EpCAM是一个I型单跨度跨膜糖蛋白,是由带有表皮生长因子和甲状腺球蛋白样结构域的细胞外结构域(EpCAM)、跨膜结构域和26个氨基酸组成的胞内结构域(Ep ICD)组成,存在于成人体内的大部分上皮细胞。本研究旨在研究EpCAM在SS唇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进一步探讨其在S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7例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校西京医院临床免疫科的SS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组的唇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这些唇腺组织中EpCAM及EpICD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另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凋亡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EpCAM及EpICD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应细胞增殖水平。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ANOVA单因素多分类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正常对照组腺上皮细胞EpCAM高表达,胞浆内EpICD少量表达;随SS病情加重,SS患者唇腺上皮细胞上EpCAM表达下调,EpICD表达明显上调(P均<0.01)。2.EpCAM染色评分与泪液分泌试验结果(P<0.05)及抗SSA(NS vs 2+,P<0.05;NS vs 3+,P<0.01)显著相关,EpICD染色评分与抗SSA(NS vs 3+,P<0.01)和RF(P<0.05)相关;EpCAM、EpICD染色评分与病程、口干、猖獗龋齿显著相关(P均<0.05),但与眼干、腮腺肿大、ESR、CRP、抗SSB、抗Ro52、抗核抗体滴度、IgA、IgG、IgM、C3和C4的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3.EpCAM染色评分cut-off值为3.135,灵敏度为93.9%,特异度为90%;EpICD染色评分cut-off值为3.795,灵敏度为78.8%,特异度为100%。4.细胞实验发现诱导凋亡后内皮细胞增殖能力减弱,且其EpCAM表达降低,而EpICD的表达升高。结论:1.随着SS病情加重,EpCAM表达下降,EpICD表达升高;2.EpCAM表达与泪液分泌试验相关,EpICD表达与RF相关,EpCAM/Ep ICD表达与口干、猖獗龋齿、病程、抗SSA抗体及唇腺活检病理分级相关,尚不能证明与其余血清学指标和临床症状相关;3.EpCAM/EpICD在诊断方面的作用优于一些血清学指标且可以有效评估SS病情的严重程度,为SS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新思路。4.EpCAM/EpICD参与SS中细胞增殖和凋亡过程,为SS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