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壤肥力的水稻变量施肥模型建立及应用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eyouzhang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超级杂交稻Q优6号为供试材料,于2014-2015年在贵州省旧州镇进行“3414”肥料试验,利用肥料效应函数法和养分平衡法研究了基于土壤肥力的水稻变量施肥模型和相同土壤肥力下不同氮、磷、钾肥对水稻干物质量、养分吸收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通过肥料效应函数法得到的最高施肥量与土壤速效养分测定值建立基于最高施肥量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变量施肥模型,结果如下:Y1=-171.57 ln(X1)+1026;Y2=-10.355 ln(X2)+102.92;Y3=-107.32 ln(X3)+590.97;式中Y1、Y2、Y3分别表示氮、磷、钾肥最佳施肥量(kg/ha),X1、X2、X3分别为土壤速效氮、磷、钾测定值(kg/ha)。养分平衡法各参数中:速效氮、钾与地力产量间成正比,而速效磷与地力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地力产量与目标产量间呈正相关;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与土壤速效养分间呈负相关;肥料利用率与土壤速效养分间呈负相关。通过养分平衡法得到变量施肥模型如下:Y1=(25.1146 X1+12299.165-X1×112.99 X1-1.1581×2.25)÷(-35.785 ln(X1)+200.06);Y2=(-33.7096 X22+388.775 x2+2224.337-X2×4.9957 X2-0.48515×2.25)÷34.146X2-1.4468;Y3=(58.9574 X3+11645.9658-X3×163.69 X3-1.2267×2.25)÷8703.7 X3-1.524,式中Y1、Y2、Y3、X1、X2、X3表示同上。变量施肥模型在不同土壤肥力地块应用时,均在降低肥料使用量的同时,肥料利用率得到较大提高,稻谷产量大于或等于农民普通施肥量下的产量,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目的。不同氮、磷、钾肥对水稻干物质量、养分吸收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有效穗数、每穗粒数逐步提高,结实率下降;各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量均在最高施氮水平下为最高值。随着施磷量的增加,产量、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略微增加;各生育时期LAI呈现先增后减趋势;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逐步提高。随着施钾量的增加,产量、LAI逐步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后减趋势。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使水稻养分总吸收量和每100 kg籽粒养分需求量提高,养分收获指数、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呈下降趋势。
其他文献
大麦在世界谷物生产中,虽居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但其栽培的环境比哪一种都更为广泛.从分类学上说,目前一般认为,所有大麦都是一个种(Hordeum vugare L. emend. Bowden)这
四川小麦常年种植面积仍保持在2000-2200万亩左右,常年总产量达550-600万吨。然而,四川小麦一直面临“品质差”、“产量低”和“抗性差”三大难题,大大阻碍了我省小麦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因此,改善小麦品质是四川和我国南方麦区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而高分子谷蛋白亚基(HMW-GS)对小麦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1B/1R易位系对高产和品质有着双重的影响,故本研究利用SDS-PAGE电泳、和PCR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