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肾--髓--骨”理论及BMSCs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骨碎补对去卵巢大鼠的骨保护作用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samu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肾--髓--骨”理论及BMSCs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骨碎补对去卵巢大鼠的骨保护作用,主要包括促进骨形成及抑制骨吸收两个方面。
  方法:
  本实验分三部分,实验一:应用Micro-CT、骨组织切片,及对骨代谢指标TRAP、MMP-9、CTX-1的测定,观察骨碎补灌胃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微结构、骨髓腔内脂肪组织及血清骨吸收指标的作用。实验二:利用Western-Blot、实时定量PCR技术观察骨碎补灌胃对BMSCs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Wnt3a、Wnt1、β-catenin、CyclinD、C-myc、lef1、PPAR-γ、C/EBP-α等作用,利用ALP染色及定量分析,茜素红钙结节染色及定量分析,油红染色及定量分析观察骨碎补灌胃对BMSCs成骨成脂分化的影响。实验三:建立BMSCs与OC共培养体系,对破骨细胞进行HE及TRAP染色,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情况并对破骨细胞进行计数。利用Western-Blot、实时定量PCR检测BMSCs中Wnt10b、β-catenin、OPG、RANKL及OC中TRAP等指标,利用ELISA检测共培养液中OPG、RANKL含量,观察骨碎补经BMSCs对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及活性的影响。
  成果:
  实验一:骨碎补灌胃可以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改善骨微结构,减少髓腔内脂肪组织,降低血清骨吸收指标(TRAP、MMP-9、CTX-1)。实验二:骨碎补灌胃可以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提高信号通路上Wnt1、Wnt3a、β-catenin、C-myc、CyclinD基因表达,提高Wnt3a、Wnt1、β-catenin、lef1蛋白含量,降低成脂关键因子PPAR-γ基因表达及蛋白含量、降低C/EBP-α蛋白含量。成骨诱导下,骨碎补灌胃可以提高BMSCs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定量结果;成脂诱导下,降低其油红染色定量结果。实验三:破骨细胞形态学观察及计数显示:骨碎补灌胃可以抑制共培养系统中破骨细胞的数量及分化成熟程度,促进BMSCs中Wnt10b、β-catenin、OPG蛋白含量及基因表达,抑制BMSCs中RANKL蛋白含量及基因表达,抑制破骨细胞中TRAP基因表达,ELISA结果显示骨碎补灌胃后促进培养液中OPG含量升高,抑制RANKL含量。
  结论:
  1.骨碎补具有明显骨保护作用。基于BMSCsWnt/β-catenin通路的相关研究显示:骨碎补可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β-catenin和PPAR-γ相互关系,调控BMSCs分化,促进成骨分化,抑制成脂分化,促进骨形成。同时骨碎补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作用BMSCs,调节OPG及RANKL分泌,抑制破骨细胞OPG/RANKL/RANK通路,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及其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通过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最终达到重建骨平衡,发挥骨保护的作用。
  2.根据中医“肾--髓--骨”理论体系,我们考虑可以将BMSCs与中医“髓”相联系,可将其认定为中医“髓”的细胞学基础。同时,我们进一步提出在中医“肾--髓--骨”理论体系下,可考虑将其中的“肾”或“肾精”与现代医学中调控BMSCs分化增值的各种信号通路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BMP信号通路等相联系,或者至少将其认定为是“肾精”滋养“髓”的一种具体作用途径或机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医“肾主骨生髓”、“补肾荣髓壮骨”理论。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半枝莲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其化学成分、质量评价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论文共分五个章节,分别是论文综述部分、化学成分研究、质量评价、体内外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以及半枝莲的药效叠加和炎症肿瘤关系的研究。期望通过化学成分分离、质量评价、代谢组学等技术手段对半枝莲药效物质基础以及其抗炎和抗肿瘤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索研究。一、文献研究该部分通过阅读整理文献,从半枝莲质量评价、化学成分以及作用机制进
学位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正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增长,然而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给国家和患病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肾间质纤维化(Renal 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CKD发展至ESRD的共同通路,然而目前尚无有效手段对RIF进行控制。α-Klotho蛋白的发现正在对RIF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学位
【目的】七氟醚是小儿临床麻醉最常使用的吸入麻醉药。然而研究发现,七氟醚对发育中大脑有潜在的神经毒性,且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和治疗措施。传统中药丹参提取物丹参酮ⅡA对学习记忆功能有改善作用。由此,我们推断,丹参酮ⅡA可能有改善幼鼠七氟醚麻醉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1.为了验证这一假说,我们将出生6天的C57BL/6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七氟醚暴露组;七氟醚+丹参酮
学位
目的化合物小檗胺(berbamine,BM)是中药小檗科植物提取的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以往的研究表明它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和心血管药理等作用。我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低浓度小檗胺增强大鼠离体心脏收缩功能(30-100n M),当浓度进一步增加至1mM时,逐渐出现负性肌力作用。运用离体心脏灌流模型我们发现小檗胺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浓度依赖性的保护作用。但是作为更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后处理,小
学位
目的:本论文重点研究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在前期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人参皂苷Rg3抑制瘢痕的效果。同时,从基因和分子细胞水平比较分析collagen I,collagen III,fibronectin,α-SMA,VEGF等细胞因子在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变化情况,并探索TGF-β/Smad、Er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从而探讨Rg3抑制病理性瘢痕的具体机
学位
薏仁米为一年或多年生禾本植物薏苡(Coix lachryma-jobi L.var.ma-yuen Stapf)的成熟种仁,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因为不同种类(大薏仁(BCS)、小薏仁(SCS)和半透明薏仁(TCS))、不同产地的薏仁米营养价值不同,目前还没有快速的筛选方法。薏仁米的食用品质很大程度上是由淀粉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已有的研究并未对市场上常见薏仁米品种进行明确的说明,也缺少综合的
学位
【目的】肿瘤的分子病理诊断对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研究旨在探讨单中心幕上室管膜肿瘤样本中c11orf95–RELA和YAP1-MAMLD1融合基因表达,以及幕下室管膜肿瘤PFA型和PFB型特征基因的表达情况,探索其在临床转化应用中的可能性。此外,该研究初步探讨氧化苦参碱抗胶质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数字式单分子多重基因表达谱分析系统(NanoString nCou
学位
本文以歙县”三潭”地区枇杷落叶为研究对象,以综合开发加可实施转化为原则,对枇杷叶中科罗索酸进行含量测定、纯化制备、中试生产以及系统性的降血糖活性研究;以科罗索酸为物质基础,通过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斑马鱼肝糖运输糖代谢基因以及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代谢为实验方式研究其降血糖作用,阐明科罗索酸降血糖药效及作用机理,为开发“三潭”枇杷叶作为科罗索酸植物源提供可实施研究基础数据和技术依据。论文主要研究内
学位
研究背景: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极其复杂且由多种细胞及细胞成分例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这些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等所构成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它主要以气道慢性炎症性改变、气道高反应及重症气道重塑为特征。哮喘气道炎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与Th1/Th2、Th17/Treg分化不平衡密切相关,而当哮喘气道炎症的治愈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逐步形成气
学位
目的:本研究应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对众医家以当归补血汤为主治疗老年非重型再障的病例从证型、症状、黄芪-当归用药剂量、用药频率、用药聚类、辨证用药、对症用药进行分析,以系统总结当归补血汤为主治疗老年非重型再障的用药经验。并从线粒体自噬的角度探讨当归补血汤对非重型再障模型小鼠的骨髓造血保护作用机制,为非重型再障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方法:  1.临床研究:将搜集到的109例以当归补血汤为主治疗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