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在具备诸多优点的同时,其疲劳问题也十分严重,而纵肋与顶板焊缝裂纹不仅发生比例大,并且裂纹发生后危害严重。目前针对该类裂纹的研究主要依靠试验手段和有限元模拟,对其物理与力学背景(例如第二、第三体系效应)的认识仍显不足。事实上第三体系效应是发生该类疲劳破坏模式的主要原因。由于目前针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少,限制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理论在疲劳问题中的应用,因此本文基于结构应力法,研究了焊缝处第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在具备诸多优点的同时,其疲劳问题也十分严重,而纵肋与顶板焊缝裂纹不仅发生比例大,并且裂纹发生后危害严重。目前针对该类裂纹的研究主要依靠试验手段和有限元模拟,对其物理与力学背景(例如第二、第三体系效应)的认识仍显不足。事实上第三体系效应是发生该类疲劳破坏模式的主要原因。由于目前针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少,限制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理论在疲劳问题中的应用,因此本文基于结构应力法,研究了焊缝处第二体系与第三体系的弯曲效应,提出了两种体系效应所造成的弯曲应力的解析解法,加深了对不同体系效应在整体效应中表现形式的理解,其结果可为结构参数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与借鉴。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现象及纵肋与顶板焊缝开裂的原因。整理了疲劳寿命评估的方法,从疲劳细节、设计参数和第三体系应力三个方面,总结了各自取得的研究成果。(2)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节段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顶板焊趾等效结构应力幅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提高顶板厚度能有效降低焊趾处应力幅,减小纵肋开口宽度也可以降低该处应力幅,而增加腹板厚度会增大应力幅。根据焊缝的力学特性,验证了在使用结构应力法计算纵肋与顶板焊缝疲劳寿命时忽略膜应力的合理性,提出了焊缝处的疲劳开裂主要弯曲破坏这一规律。(3)分析了第二体系与第三体系效应在整体受力中的表现形式。整体最大弯曲压应力与第二体系和第三体系均有关系,且以第三体系受力为主导,其主要影响范围为关注点±400 mm范围内;最大弯曲拉应力仅与第二体系受力相关,与第三体系受力无关;(4)提出了第二体系和第三体系弯曲应力的计算公式,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对第二体系和第三体系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纵肋开口宽度与顶板厚度通过影响第三体系效应来影响整体受力,且顶板厚度的影响程度大于纵肋开口宽度。横隔板间距、纵肋高度和腹板厚度通过影响第二体系受力来影响整体受力,且敏感性依次降低。(5)对比了由两种体系的弯曲应力叠加得到的整体等效结构应力计算值与有限元计算值,发现公式的计算效果良好,可以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参数优化提供参考。并将计算公式代入大纵肋钢-UHPC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纵肋与顶板焊缝疲劳性能的计算,发现大纵肋钢-UHPC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在该焊缝处产生的疲劳应力幅远低于传统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且纵肋与顶板连接焊缝的疲劳性能不控制大纵肋结构层厚度和开口宽度的设计。
其他文献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是一种具备超高强度和优异耐久性的高性能水泥基材料,能有效防止墩柱遭受各种物理化学腐蚀以及早期开裂等耐久性问题。同时,UHPC和NSC的组合结构可以起到降低成本和平衡力学性能的作用,但目前对于箍筋约束UHPC-NSC组合短柱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制作了12根短柱,其中包括1个纯UHPC、10个UHPC-NSC组合
相关研究表明环境温度会导致桥梁刚度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甚至远大于结构损伤引起的刚度变化。大多数关于桥梁结构刚度参数随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没有考虑结构参数本身的离散性,也没有考虑各种参数间的相关性。因此,有必要建立铁路桥梁结构在温度效应下的刚度参数的概率分布模型,分析刚度参数的变化范围及其规律,为铁路桥梁结构安全运营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以一座铁路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为工程背景,首先根据试验列车
双块式无砟轨道受环境、列车荷载等因素的影响,道床板与支承层层间脱粘现象较为普遍,在荷载作用下导致脱粘处的粗糙表面发生接触损伤,然后在水的侵入下最终发展为离缝冒浆病害,影响轨道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本文将灌砂法理论、W-M分形函数、有限元法、颗粒离散元法和试验结合,探究了双块式无砟轨道层间离缝在荷载作用下发展初期的损伤成因。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本文将灌砂法理论和W-M分形函数相结合得到了不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工程不断向西南山区发展延伸,隧线比越来越高,隧道成为高速铁路中的重要组成,同时遭遇的地质更为纷繁复杂。其中,我国西南山区分布有范围较广的喀斯特地貌,由此产生的地质溶洞更是数不胜数,当隧道工程穿越溶洞时,因其处置难度高、施工风险大、施工周期长而成为工程建设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当工程穿越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的巨型溶洞时,尚无较多成熟设计和施工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有必要对隧道穿越巨型溶
城市地铁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穿越地下水丰富的软弱地层,此类地层在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存在着承载能力下降、振陷等潜在风险,可能会对列车的安全运营造成影响。本文从国内外资料调研入手,进一步采用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手段研究了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富水软弱地层中盾构隧道及周围地层的动力响应特性,重点分析了地下水对隧道结构及地层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探明了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隧道周围土体的孔隙水压力的发展规律。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