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对主栽品种k326施用微生物肥与常规种植做比较、施用微生物肥与不施的不植烟处理作比较,研究了微生物肥对根际微生物群落、根系发育、光合作用及烟叶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施用微生物肥对土壤中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在团棵期和现蕾期影响较大,在成熟期影响最小。从不植烟处理比较可以看出,微生物肥对改善土壤条件中大田不同时期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重要作用。它能增加土壤中可给性氮、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主栽品种k326施用微生物肥与常规种植做比较、施用微生物肥与不施的不植烟处理作比较,研究了微生物肥对根际微生物群落、根系发育、光合作用及烟叶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施用微生物肥对土壤中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在团棵期和现蕾期影响较大,在成熟期影响最小。从不植烟处理比较可以看出,微生物肥对改善土壤条件中大田不同时期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重要作用。它能增加土壤中可给性氮、磷、钾素的含量,从而提高土壤肥力。这促使烟株吸收更多的钾素,对提高烟叶含钾量,增强烟叶的燃烧性和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对近几年来烤烟生产当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在龙岩烟区有针对性地随机5种不同种植规模户的烟叶种植情况及其收益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当前烤烟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主要结论如下:1、对5种不同种植规模的农户烤烟种植的亩均效益进行方差分析,20-30亩种植规模的农户亩均效益存在着极显著差异,20-30亩的种植规模亩均纯收益为477.3元;10亩以下的种植规模亩均纯收益只有
2007~2008年以菜籽饼和牛粪为有机氮源,以三明烟草专用肥、硝酸钾为无机氮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翠碧1号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主要化学成分等对不同比例有机氮的反应,结果如下:1、烟叶生育期随菜籽饼和牛粪比例的增加,逐渐推迟,有机氮比例高于30%时,烟叶成熟期延长。2、不同菜籽饼和牛粪比例会降低团棵期株高,减少团棵期叶片数,40%有机氮比例最有利于叶片开面,增大叶面积,导致打顶后的株高降
旺长期是烤烟生长的关键时期,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烟叶产质量。本实验通过控制烟株旺长后期田间不同水分程度(干旱、正常和过湿3个水分水平),以及不同打顶时期(现蕾打顶、初花打顶和盛花打顶)处理,研究了其对烤烟农艺性状、内在化学成分和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复水前,三种水分胁迫处理碱解氮含量正常水分最低,过湿胁迫次之,干旱胁迫较高;水分胁迫复水结束,干旱胁迫含量最低,正常水分次之,过湿
翠碧一号(翠碧1号)是福建特色清香型烤烟品种之一,烟叶质量驰名全国。探讨南平自然生态条件下翠碧1号的密集烘烤配套技术,对南平烟区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意义重大。为此,本项目在南平顺昌研究了密集烘烤的烟叶采收成熟度、装烟量、变黄程度、定色期时间和上部烟叶烘烤方式等对翠碧1号烟叶质量的影响。随着部位的提高,鲜烟叶的采收成熟度、装烟量、变黄术期转入定色的变黄程度、同一部位烟叶定色前期时间均需随之增加。随着鲜烟
为促进松溪县烤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松溪植烟土壤的养分、烟叶的矿质营养元素进行分析,探讨了松溪土壤水溶性氯和烟叶氯含量以及土壤速效钾和烟叶钾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比较了不同氯化钾施用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氯化钾用量、施用方法和施用时期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松溪土壤酸度较高,有机质含量稍低,氮、磷、硫、镁含量适宜,钙、锰、铁、锌含量充足,铜含量基本适
烤烟上部烟叶占整株烟叶的三分之一,占产量30-40%左右。我国上部烟叶存在叶片偏厚、颜色较深、组织结构紧密、烟碱含量偏高、还原糖及糖碱比低,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上部烟叶的质量和可用性差的问题。为了改善和提高上部烟叶的质量,本研究探索了上部烟叶带茎烘烤技术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和效益,并研究了与上带茎烘烤相适应的上部烟叶采收方式。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上部烟叶带茎收叶片数进行研究发现,以4至6片
结合福建省尤溪县气候、土壤特点,研究不同起垄方式和起垄高度对烤烟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产质量的影响,探索试验区域最优的起垄方式和起垄高度,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不同的起垄方式与垄高明显影响烟株、烟叶根系和叶片的生长发育,这种影响在生育前期开始显现,并随烟叶生育期的延长日益明显。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培土进行2次成垄的起垄方式比较有利于烟株的生长和发育;而适当增加起垄高度能够促进烟株根系的生长,但垄
本研究以翠碧1号为材料,研究了在福建省南平市特定气候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翠碧1号碳氮代谢规律、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成熟度的影响,揭示翠碧1号碳氮代谢规律及其与烟叶品质形成之间的关系,提出南平烟区特色烟叶生产合理的施氮水平。在施用磷、钾肥一致的情况下,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团棵期后,烟株生长速度加快,株高、叶片数和最大叶面积增加,烤后烟单叶重增加,产量增加,烟叶质量先升高后下降,但病毒病和赤星病有升
烟草生产现为南平市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烟叶产量、质量受气候、土壤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也日益凸现,众所周知,政策、栽培技术(包括生产条件)、气候是影响烤烟生产的三大因素。在政策稳定,栽培技术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烤烟产量的高低,质量、效益的好坏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南平市的地形复杂多样,立体气候明显,为烟草等农业生产提供的丰富的气候资源,但遇气候条件时空变化异常时,
福建龙岩烟区土壤含氯水平中等偏下,不能满足优质烤烟生长对氯素营养的基本需求,氯素已成为龙岩烟叶产质量提高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为探明不同施氯量对龙岩烤烟主栽品种K326和云烟87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施氯量,进而对龙岩烟叶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本课题研究了不同施氯量对K326和云烟87生长发育、烤后烟叶的主要物理特性,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烤后烟叶的外观品质以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分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