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微波和毫米波5G通信的高性能贴片天线研究与设计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_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社会,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猛。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器件之一。其中,天线的有效性和效率可决定通信系统的容量。天线设计领域非常基础且功能多样,该研究领域包括许多设计因素,如天线结构、天线类型与拓扑结构等等。微带馈电贴片天线由于其简单紧凑的设计、低廉的成本、几何结构的平面化以及易与其它无线设备集成等优点,被认为是很好的选择,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然而,微带贴片天线除了具有上述优势外,还存在着带宽窄、增益低、效率低等局限性。面对这些局限性问题,各种设计方法被开发研究,以提高天线性能。本文提出了四种适用于新一代无线应用的高性能贴片天线。所有天线设计均采用CST软件进行分析模拟,并使用不同类型的基板(如FR4、F4B、Rogers RT5880)制作了天线原型。与最新文献中的现有设计相比,本文提出的天线在性能方面有所改进。本文研究重心、设计方法与技术、相应结果总结如下:首先,本文提出一种用于WiFi,工业科学与医学(ISM),无线局域网(WLAN)和X波段卫星通信应用的小型化宽带微带贴片天线。各种不同类型的技术已被应用,以用来实现天线的小型化与宽带特性。为达到使天线小型化的目的,本文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将天线的矩形贴片边缘融合在了一起,并且在贴片中蚀刻出了几个曲折的狭缝。这些方法用于增加贴片的有效长度,从而降低谐振频率偏移,以实现天线小型化的目的。此外,本文使用缺陷接地结构(DGS)和阶梯状微带馈电线以实现宽匹配阻抗带宽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叶形混合结构天线,该天线采用廉价易得的环氧树脂FR-4基片设计而成。该天线结构被加工以及测试,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均证实了这些特性。与当前先进新颖的天线设计相比,本文提出的天线具有更优的效果,并且尺寸非常紧凑,为0.224λ0 × 0.224λ0 × 0.0128λ0,阻抗带宽为8.7%和59.5%,总增益在2.4 GHz为1.1 dBi,在5.2 GHz为2.6 dBi,在5.8 GHz为2.7 dBi,并且在天线工作频段上的整体效率为70%至94%。基于这些性能优势,本文提出的天线是众多无线应用的良好选择。其次,本文提出一种用于WLAN和毫米波5G应用的简单双贴片多频带天线。本文所设计天线元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该天线在其最低工作频率(即2.4 GHz)下具有0.25λ0 × 0.25λ0 × 0.004λ0的紧凑尺寸,具有多频段特性,以及最为重要的可通过单次馈电同时覆盖微波和毫米波频段的特点。该天线是一种混合结构,由连接到小三角形贴片的开槽锥形贴片以及底层使用的DGS组合而成。本文使用Roger RT5880基板制作了天线原型,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测试。总体而言,仿真与测试结果较好证实了上述特点。与最新文献相比,本工作在微波与毫米波频段都取得了优异的结果。与最新文献中报道的天线设计相比,缩减的尺寸、简单的设计和多频带大带宽是该天线的优势。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工作频段为(2.450-2.495 GHz),微波频段(5.0-6.3 GHz)和毫米波频段(23.0-28.0 GHz)。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可用于各种WLAN应用和毫米波第五代(5G)无线通信设备。第三,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毫米波5G通信设备的几何形状简单且成本低廉的双频微带馈电贴片天线。为了提高天线的带宽,本文采用了寄生贴片、缝隙和直接耦合带状线等技术。该天线结构,由外部开槽的八角环和内部寄生的八角环组成,通过直接耦合的交叉形带状线连接,以获得双频谐振和宽带特性。该天线设计在成本低廉且易于获得的F4B基板上。为了验证仿真结果,我们制作了天线原型并对其进行了测试。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匹配良好。相比于当前先进新颖的天线设计,本文提出的天线在不同参数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按照-10 dB匹配带宽,所设计的天线具有1.3 GHz和1.15 GHz的宽带宽,谐振频率为(23.8-25.1 GHz)和(26.75-27.9 GHz),具有高指向性的辐射方向图,在25 GHz时峰值增益约为7 dBi,在27.5 GHz时峰值增益约为8 dBi。最后,由于毫米波波长较短,毫米波在雨、云、雪、灰尘和建筑物中传播的性能可能会因路径衰减而降低,因此需要高增益天线阵列以减轻这些衰减效应。基于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毫米波5G无线应用的简单四单元宽带高增益贴片天线阵列。该设计采用顺序串并联短截线方法设计馈电网络,提供对称几何排列的阵列元件,获得了良好的增益和宽阻抗带宽。天线阵列为2×2单元的平面几何体,总尺寸为50 mm × 50 mm。然后在廉价的F4B基底上制作了天线模拟阵列原型,并对结果进行了测试。总体而言,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非常相似。阵列天线工作频率为(23.8-29.0 GHz),在中心工作频率下提供约5.2 GHz的宽带和约13.5 dBi的高增益。将阵列性能与文献中现有设计进行比较,发现与文献中复杂的几何结构相比,本文提出的阵列天线具有超宽带、高增益、低成本和结构简单的优势。
其他文献
两个邻近但彼此绝缘的导电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以来都是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这主要是因为这种体系中可能存在新颖的层间关联电子态,比如层间分数量子霍尔态、间接激子凝聚态、增强的层间隧穿和激子超流态等等。如果在这种电双层体系的其中一层通入电流,另外一层的载流子会被拖拽着做定向运动,此时拖拽效应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层间相互作用的强弱。因此,层间拖拽效应的测量是研究电双层体系层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实验手段。石墨烯是
学位
目的 分析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症状患者的临床特征、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转归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伴眩晕组)和同期治疗的75例突发性耳聋不伴眩晕患者(不伴眩晕组)的临床资料,分析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的MRI影像学特点及影响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础疾病、听力损失程度及临床疗效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伴
期刊
医学影像在某些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在各级医疗机构中越来越普及,也大幅提升了整个医疗行业的诊疗水平。但与之俱来的是对影像科医生的大量需求,由于影像科医生的培养周期很长,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导致影像科医生的超负荷工作,而影像科医生的疲劳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计算机来辅助影像科医生进行阅片的技术便应运而生了,也就是计算机辅助诊断,并且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
学位
有氧糖酵解(aerobic glycolysis)是肿瘤细胞的重要代谢特征,它是快速分裂肿瘤所需物质和能量的主要来源。细胞周期是细胞增殖的途径,而细胞周期中每个时期的代谢需求不同,因此调控细胞周期的信号与代谢调控需要高效地协同工作。但目前对于代谢与周期这两个通路的协同调控知道的很少。丙酮酸激酶M2(简称PKM2)是糖酵解最后一步限速酶,其酶活高低变化对于糖酵解流量和中间产物的流向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学位
近年来,低维材料体系因其宏观上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与微观上新奇的电子拓扑性质,使其在凝聚态物理学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例如石墨烯及蜂窝晶格的类石墨烯体系、kagome晶格体系、二维磁性材料以及在二维材料基础上构建的范德瓦尔斯异质结等等。其中,石墨烯因其特殊的晶格结构与电子结构,成为了实现许多拓扑电子态的理想体系。同时,具有翘曲蜂窝状晶格结构的Jacutingaite家族材料,作为一类实验上可以
学位
氢能能量密度高,且燃烧产物清洁,是当代极具潜力的可再生清洁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通过多种渠道制备氢能,其中以可再生电力驱动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受到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因为该方法制备的氢气纯度高达99%,具有副产物无污染,反应原料丰富等优势。但是其工业化发展仍受到经济效益低、装置寿命短、能源转化效率不充分等因素的阻碍。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发展高效低廉的电化学析氢催化剂。迄今为止研究较多的非贵金属
学位
目的:探究针灸结合穴位贴敷对脑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60例脑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倍他司汀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结合穴位贴敷干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LVA)、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RVA)、基底动脉血流速度(BA)、平均血流速度(Vm)]、中医症候积
期刊
<正>眩晕是指在没有自身运动时出现的主观运动错觉,即患者错误地感觉到本人或周围环境正在移动,典型者伴有旋转感[1]。眩晕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各类不同疾病的症状。内耳、前庭核以及两者之间任何位点上影响前庭通路的病变均可导致眩晕。通常将眩晕的病因分为三类,即周围性、中枢性和系统性。当眩晕的主要病因位于内耳或前庭神经时称为周围性眩晕,也称耳源性眩晕。由脑干、小脑病变导致的眩晕称为中枢性眩晕。而系统性病
期刊
氢能具有环保、来源丰富和高能量密度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替代化石能源和实现碳中和的能源载体,并且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迄今为止,贵金属催化剂因其独特的物化性质被广泛用于电催化水分解,但是贵金属的稀缺性和高成本阻碍了这类催化剂的大规模应用。为此,通过设计合适的组成、结构、形貌可以降低贵金属用量和提高原子利用率,并且合理利用表界面调控手段可以增加活性位点数量和提高
学位
<正>颈性眩晕是由于各种因素直接或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周围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管腔变狭窄,造成前庭迷路缺血,出现头晕、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现将近年来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