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脑病一科明确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住院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进行观察,以期近一步了解脑病一科应用颈部穴位贴敷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的临床疗效性与安全性,为进一步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是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脑病一科2015到2016年1年间住院接受治疗的眩晕患者中随机观察的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患33例,女患27例,年龄区间是在35岁至88岁之间。其中30例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将此组视为对照组;另外3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颈部穴位贴敷视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14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清眩散日一次颈部贴敷,每次约30分钟;并应用DARS量表及中医症候评定量表对治疗前后症状进行评分。最后,采用软件SPSS17.0对所得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统计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结果:1.两组间的均衡比较1.1观察组、对照组的性别、平均年龄分布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后,无差异(P>0.05);一般情况可比。1.2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DARS量表积分比较有可比性(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定量表积分比较,有可比性(P>0.05)。2.结果比较2.1DARS量表结果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与自身治疗前DARS量表积分比较,治疗后积分比自身治疗前降低,有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比自身治疗前改善。观察组DARS量表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说明总体疗效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2中医症候评定量表结果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与自身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定量表积分比较,治疗后积分比治疗前降低,有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比自身治疗前改善。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定量表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说明总体疗效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3.在应用药物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没有因不良事件而中断治疗。结论:1.颈部穴位贴敷配合常规治疗及单纯应用常规治疗均可以改善DARS量表积分情况,但颈部穴位贴敷配合常规治疗比单纯应用常规治疗效果好。2.颈部穴位贴敷配合常规治疗及单纯应用常规治疗均可以改善中医症候评定量表积分情况,但颈部穴位贴敷配合常规治疗比单纯应用常规治疗效果好。3.颈部穴位贴敷遵循的是中医整体观念及内病外治理论,同时根据经络循行原理直达病所,从而达到从内而外治疗疾病的目的。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人们在实践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