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快速城市化带来了更快的生活节奏、更大的精神压力,导致社会焦虑情绪增强,精神疾病频发。于是,人们开始探索借助“恢复性环境”缓解压力、恢复心理健康。声景作为重要的环境要素,对环境恢复质量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时代发展,古典园林已由私家园林演变为向大众开放的城市绿地,但其声景恢复性尚未得到足够关注。本研究针对岭南四大名园,首先,通过客观声级测量及主观听音记录,确定现存岭南园林的声景特征;之后,对游客进行问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城市化带来了更快的生活节奏、更大的精神压力,导致社会焦虑情绪增强,精神疾病频发。于是,人们开始探索借助“恢复性环境”缓解压力、恢复心理健康。声景作为重要的环境要素,对环境恢复质量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时代发展,古典园林已由私家园林演变为向大众开放的城市绿地,但其声景恢复性尚未得到足够关注。本研究针对岭南四大名园,首先,通过客观声级测量及主观听音记录,确定现存岭南园林的声景特征;之后,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了解游客声景满意度、压力现状与恢复评价,为后文声景的恢复实验研究奠定基础;然后,以声景恢复感知量表为评价工具,开展实地心理恢复实验研究,对比岭南园林两个不同典型声景空间以及五种不同水声景的恢复性主观评价差异,其结果对考虑心理恢复性效应的岭南园林声景设计具有参考价值;最后,把利用单通道、双耳、一阶Ambisonics三种方式录制的现场声景于实验室进行重放,并再次进行声景恢复性评价,通过对比实验探索不同声景重放方式在声景恢复体验上的差异,以此探讨使用声景的虚拟现实可听化技术还原现场声景心理恢复效应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岭南园林整体环境声级偏低,自然类声景相对丰富;水景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区的声级分布。2.人们对岭南园林声环境满意度评价普遍较高,且年龄越大,满意度越高;同时,人们也极度认可岭南园林声景的压力缓解作用优于城市开放空间,尤其是水声、鸟鸣声与背景音乐声。3.声景的心理恢复效应不只与声级相关,人们既认可包含瀑布声、鹅叫等较高声级自然声空间的高恢复性,也认可在安静时段或区域播放岭南特色音乐声空间的恢复性;人们对园内常见水声景的恢复评价都较高,无显著差异。4.不同声景重放方式在心理恢复效应上的还原效果与重现的声景类型有关。本文讨论了岭南四大园林中的五种水声景,对于瀑布类水声景,只有双耳还原效果尚可,一阶Ambisonics和单声道的体验都不尽人意;对于非瀑布类水声景,三种重放方式基本都可以还原现场心理恢复效应。
其他文献
研究以城市建设进入存量提升阶段、社会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增加为研究背景,提出了既有社区中心建筑改造更新的研究课题,并引入再生性改造的概念。基于对再生性改造概念的层层解析构建出再生性改造的理论框架,再结合案例对比研究归纳总结出既有社区中心建筑再生性改造的基本原则、改造层次、改造流程,最后以实践案例为依据在改造的不同层面上提炼出具体的设计手法。研究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提出研究问题,第一章从时代建设背
受海洋环境的影响,我国大面积的沿海地区和岛屿上的建筑围护结构除了承受内陆地区常规的热湿压力外,还遭受盐雾的侵袭。建筑外窗作为沟通室内外声、光、热环境的桥梁,其传热与空气渗透热损失之和占围护结构总热损失的40%~50%,是整体传热的薄弱环节。建筑玻璃处于沿海地区的盐雾气候下,其表面出现盐分湿沉积或干沉积现象,表面换热特性与光热性能发生变化,导致其与处于内陆地区的常规气候下的热工性能存在差异。针对上述
作为一种通过主动的规划和建设行为来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空间手段,高科技园区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就在世界各地被广泛践行和发扬。而随着产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竞争的加剧和城市发展逻辑的转变向高科技园区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基于此背景,探索创新导向下高科技园区的空间品质特征,建构相应的后评估体系将有助于推动高科技园区空间的转型升级。本文选取建成时间和产业发展量级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广州国际生物岛为
在建筑能耗大幅攀升的背景下,吊扇的节能效果日益受到重视,其与空调配合或单独使用均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由于高速旋转的扇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吊扇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受限。加装防护格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目前鲜有针对带防护格栅吊扇风场的系统研究,尚未明确防护格栅对吊扇风场的影响,不利于吊扇的应用与推广。为此,本研究开展了下列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通过市场调研及文献调研归纳了吊扇及防
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长18000公里,受海洋环境影响,滨海建筑时刻受到盐雾侵蚀,围护结构表面易干燥形成盐结晶,不仅影响美观,还易引发质量问题,维修困难且花费巨大。涂层可以提高建筑围护结构表面对各种腐蚀介质的综合抵抗能力,抵挡盐雾等物质进入,从而保持围护结构性能,提高建筑寿命。建筑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太阳反射比和发射率是研究围护结构传热特性、室内外热环境和计算供暖、制冷负荷必不可少的参数,对负荷计算的准
城市形象是城市竞争能力的重要要素,其综合体现了城市发展、特色以及文明程度。塑造优质的城市形象有利于保持地方活力,开拓发展空间,招徕各种资源,进而推动城市的综合发展。短视频作为互联网风口,其快速、高效、低成本的特点为城市形象大规模传播提供了可能性。基于此背景,短视频赋能城市形象传播已然成为时下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抖音热门城市——广州为研究案例,选取抖音短视频中广州城市话题下热度TOP200的视频为研
智能技术正在潜移默化中迅速改变中国的传播环境。“新农人”短视频作为当下农民发声的“新农具”和乡村文化传播的新路径被数智化传播环境深刻影响。本文通过考察“新农人”短视频传播的驱动因素和最新进展,试图探寻在数智化传播环境下,“新农人”短视频在叙事、影像和传播等方面的创新策略。
传统民居作为连接古代和现代建筑的桥梁,经多年演变和发展后,形成了大量民居气候适应性设计经验。潮汕、客家民居是中国岭南传统民居的重要分支,与当地湿热气候相适应,二者虽在地理、气候、文化等方面有差异,但在气候适应性的角度具备相似性。本研究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判断民居整体的性能优越性以验证气候适应性;二是分别挖掘和量化二类民居气候适应性手法和取值特点并进行初步对比分析;三是对量化策略进行现代农宅验证与
<正>2021年6月湖北省财政厅启动实施全省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试点,谷城县成为全省首批8个试点县市之一。本文通过对谷城县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解剖麻雀”,了解谷城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和不足,为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在环境因素和非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当用户的心理或生理指标产生变化时,会通过个体适应性行为和环境调节行为以满足自身舒适度。一味地追求舒适度往往容易忽略背后所产生的能源代价,用户的环境调节行为对建筑能耗有直接影响,优化用户行为有利于减少建筑能耗,进而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用户行为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动态变化特征,用户舒适度与建筑能耗之间需要取得平衡,必须关注用户主观感受、具体环境调控行为和室内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