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日益明显的金融化趋势,这一趋势在微观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企业的“脱实向虚”行为,即实体企业金融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现象。对此一些学者认为实体企业金融化行为会产生“蓄水池效应”,为企业未来主业发展提供流动性,但是更多的研究指出其会挤占企业对主业的投资并对企业主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制造业企业金融化与其主营业绩之间的关系,本文选择采用20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日益明显的金融化趋势,这一趋势在微观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企业的“脱实向虚”行为,即实体企业金融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现象。对此一些学者认为实体企业金融化行为会产生“蓄水池效应”,为企业未来主业发展提供流动性,但是更多的研究指出其会挤占企业对主业的投资并对企业主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制造业企业金融化与其主营业绩之间的关系,本文选择采用2010-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制造业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在理论层面上,本文以预防性储蓄理论、投资替代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托,全面分析了企业金融化对主营业绩的“挤出效应”与“蓄水池效应”,以及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和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在实证层面上,本文根据前人研究选择从金融资产配置角度对企业金融化指标进行测度,并构造了主营业绩变量,在实证分析中运用了面板回归固定效应模型。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企业金融化程度与其主营业绩显著负相关,企业金融化行为表现出对其主营业绩明显的“挤出效应”。(2)细分企业金融化行为,发现企业长期金融化水平的提高对主营业绩的“挤出效应”更强。(3)引入生命周期变量研究发现,首先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金融化水平存在差异,同时企业金融化对主营业绩的作用效果也因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不同而不同。具体而言,成熟期企业短期金融化的“挤出效应”相对较弱,而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金融化对主营业绩的“挤出效应”较强。(4)融资约束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制造业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严重,企业金融化对其主营业绩的负向影响越显著。根据得出的研究结论,本文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首先,制造业企业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的不同,优化金融资产配置,避免脱实向虚、忽视主业经营现象的出现。其次,政府部门要对制造业企业的金融化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并对实体产业发展提供针对性支持,以促进企业主营业务绩效的提升。
其他文献
以神农架林区开展的山地户外运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体旅融合”背景下神农架林区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契机,并提出通过完善山地户外产业整体布局、打造山地户外运动品牌、深入推进“体旅融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旨在有力推动神农架林区山地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
目的:本研究拟测定IL-22、IL-37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儿血清和肠黏膜组织的表达水平,探讨两因子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它们预测儿童CD活动度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苏州大学儿童医院消化科确诊的36例CD患儿为病例组,根据儿童克罗恩疾病活动指数(PCDAI)分为缓解期、轻度活动期和中重度活动期。同期选取35例肠息肉患儿作为对照组
围隔在水生态修复中已被广泛应用,是分割水体和营造封闭环境的重要方法,鱼类也是其分隔的重要组分。为探讨围隔在鱼类拦截中的作用,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先后用围隔在武汉市墨水湖设计了沉水植物种植试验、生态修复试验及拦鱼试验。结果显示,围隔内种植沉水植物后,会吸引未修复区中的鱼类跳跃进入围隔内修复区,修复区和未修复区鱼类生物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围隔作为分割水体的主体,也成为了鱼类聚集场所,为鱼类翻
约定竞业限制中违约方对违约责任的承担是保障该项制度平稳运行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现行的法律规范下,约定竞业限制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违约金、赔偿损失、继续履行。笔者通过对司法实践中竞业限制纠纷案例的分析发现,劳动者承担的违约责任方式在适用上存在以下问题:针对违约金责任方式,司法实践对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对违约金的影响存在分歧;法院对违约金调整的参考因素相较混乱。针对赔偿损失责任方式,各法院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提升高校教育质量不仅要将基本理论讲透彻,更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作为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必须正确认识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及相关理论贯穿教学过程,充分挖掘课程教学中的中国元素,加强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探索,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提升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研究基于宏观经济学教学实践,从课程思政融入必要性、课程设计思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方面,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更好融入到宏观经济学教学之中,从而助力实现专业思政课体系构建,达到以该课育人之教学目的。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我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举措。针对“宏观经济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以及对中国经济问题的适用性等问题,本研究提出将“中外案例比较法”有效融入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并从教学理念转变、教学内容设计、课程的组织实施和考核评价等方面阐述具体的实施路径,为培养高质量经管专业人才提供保证。
课程思政是大学教育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宏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特征、大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当前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现实都表明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要求教师在中国经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知识教学,并在其中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坚定制度自信、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
铀作为核工业的战略资源,具有强烈的化学毒性和长期的放射性,一旦进入人体,会沉积在肾脏和骨骼中,造成急性或慢性肾损伤,并增加患骨肉瘤的风险。因此,铀的体内促排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特别是骨骼促排率低的问题。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为螯合疗法,即通过注射或口服促排剂,与体内金属螯合并排除体外。设计合成出具有强螯合能力、低毒性的促排剂,是目前急需攻克的难题。根据已知的铀酰配位化学性质,借鉴其他促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