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疗是癌症治疗最常用的手段之一,然而传统化疗局限性大且副作用强。因此,新型靶向药物载体的构筑和多种手段协同疗法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基于纳米氧化石墨烯,利用Fe3O4和超分子聚合物对其进行功能化,构筑了两种新颖的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并将其应用于抗癌药物的运载。实验表明构筑的多功能石墨烯基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生物相容性、光热转化性能及癌细胞靶向性,为新型纳米药物载体的合成和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重点介绍了石墨烯基纳米药物载体的优势、制备方法、表面功能化、研究进展和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第二章:构建了一种多功能的β-环糊精-透明质酸聚合物修饰的磁性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MGO@CD-HA),并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磁性能分析、N2吸附解吸附等手段对磁性纳米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GO@CD-HA有大的比表面积、优越的超顺磁性和良好的分散性。利用近红外光源对MGO@CD-HA溶液的照射实验表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的光热转化性能,为后续应用于光热治疗奠定了基础。第三章:以抗癌药盐酸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将其负载于MGO@CD-HA药物载体,对其药物负载和释放性能进行了考察,并探索了吸附机理。其后,利用荧光成像和MTT毒性实验考查了MGO@CD-HA/DOX复合物对人体肝癌细胞BEL-7402的抑制和杀死作用,表明MGO@CD-HA/DOX具有化学-光热协同抑制癌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该多功能材料是一种具有靶向输送和可控释放性的药物载体,可用于癌症的化学-光热协同疗法。第四章:通过缩合反应,将胆酸和β-环糊精接枝到天然透明质酸上,构建了β-环糊精-胆酸-透明质酸聚合物。接着将其修饰到纳米磁性氧化石墨烯表面,得到功能化的磁性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MGO@CD-CA-HA)。通过对其形貌、粒径、聚合物修饰量、磁性能和比表面积等性质的表征,表明MGO@CD-CA-HA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分散性和优越的超顺磁性。此外,在近红外光源照射下,该材料的光热转化率高,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光热转化材料。第五章:以疏水性抗癌药喜树碱(CPT)作为模型药物,使用MGO@CD-CA-HA作为药物载体,考察了其对CPT的载药量以及不同pH和NIR照射下释放性能。在最适pH条件下,MGO@CD-CA-HA对CPT的最大载药量约为847.4 mg·g-1,且间歇性的近红外光照射可促进药物释放。体外细胞实验表明,MGO@CD-CA-H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载药复合体MGO@CD-CA-HA/CPT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食管癌细胞K-150的抑制和杀死效果对比,可以看出药物载体对肝癌细胞具有显著的靶向性,而且近红外光的照射能增强抑制和杀死效果。表明MGO@CD-CA-HA是一种具有多重靶向、可控释放、化学-光热协同作用的纳米药物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