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利用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测量不同年龄组正常人脑学流量目的:评价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测量不同年龄段正常脑灌注的作用。材料和方法:招募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80例没有神经疾病、非特异性头痛、药物使用、颅脑损伤的志愿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43例,年龄范围约20-79岁,平均年龄50.12±16.87岁。所有志愿者按年龄段分两组,20-49岁为一组,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35.2±7.45岁;50-79岁为一组,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5.05+8.00岁。所有志愿者排除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扫描禁忌症。图像采集:使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传统磁共振图像采集,包括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T2加权成像、横断位T1加权成像、水压制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动脉自选标记成像使用3D伪连续动脉自旋标价方法。数据分析:在每个人的每个脑叶手工选取三个感兴趣区,获得这些感兴趣去的灰白质血流量,计算灰白质血流量比值。使用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使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双样本T检验后的两组数据,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成人组灰白质脑血流量比值从低到高为额叶1.44-1.59(平均值:1.49±0.04)、颞叶1.4-1.52(平均值:1.44±0.04)、顶叶1.37-1.55(平均值:1.46±0.04)、枕叶1.46-1.58(平均值:1.42±0.04)。老年组灰白质脑血流量比值从低到高为额叶1.25-1.44(平均值:1.35±0.005,),颞叶1.18-1.38(平均值:1.28±0.06,),顶叶1.2-1.4(平均值:1.30±0.06),枕叶1.16-1.36(平均值:1.25±0.06)。四部分的灰白质脑血流量比值组内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使用Pearson’s相关性分析发现年龄增长与四部分灰白质脑血流量具有显著负相关(成人组:额叶:r=-0.24,颞叶:r=-0.26,顶叶:F-0.25;枕叶:r=-0.29,p=00;老年组:额叶:r=-0.95;颞叶:r=-0.94;顶叶:r=-0.9;枕叶:r=-0.91,p=00).结论: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能有效定量分析不同年龄段脑灌注特点,并且能可靠鉴别正常和异常脑血流量。第二章: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目的:评价动脉自旋标记灌注磁共振在鉴别诊断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的作用。材料与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57例胶质瘤术后患者行3.0T磁共振扫描,包含序列增强T1加权成像,其中有21例出现强化病灶。16例行50-60 Gy放射治疗,5例行50-60 Gy放射治疗伴替莫唑胺化学治疗。5例在调强放射治疗期间和28个治疗周期分别行行75 mg/m2和150 mg/m2剂量的替莫唑胺化学治疗。3个月后随访行T2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动态磁敏感增强成像、动脉自旋标记成像,选取三个感兴趣区,每个感兴趣区面积为0.5-2.0 cm2,计算三个感兴趣区的平均数并选取对侧脑白质数值。数据分析:所有数据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将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坏死脑血流量和相对脑容量值行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结果:胶质瘤复发患者的标准脑血流量比值(4.45+2.72)明显高于放射性损伤患者(1.22±0.61)(P<0.01),胶质瘤复发患者的标准脑容量比值(3.38±2.08)均明显高于放射性损伤患者(1.09±0.55)(P<0.05)。动态磁敏感增强和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灌注成像在鉴别诊断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损伤具有一致性(R=0.83;P=0.005)。结论:动脉自旋标记能够鉴别诊断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并且动脉自旋标记较动态磁敏感增强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