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及影响因素:基于CHNS的经验分析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_city_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入不平等问题己成为当今社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然而如果考虑到收入流动性,长期收入不平等可能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严重。把收入差距和收入流动性结合起来考虑,从原来的静态研究收入差距转变为对收入流动性的动态分析,可以加深对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解。   本文采用多种收入流动性指标对1989年到2009年的收入流动性变化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发现1989年到2000年,农村居民表现出收入流动性持续下降的趋势,而城市居民表现出收入流动性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0年到2009年,农村和城市的个人收入流动性均表明居民收入流动性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趋势;无论哪个阶段,农村的收入流动性都比城市的收入流动性大。此外,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所有的计算结果都显示了收入流动性降低了长期收入不平等程度。   在研究收入流动性影响因素时,本文选取多元Logistics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农村,性别、受教育程度、区域差异对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有显著影响。此外,在农村,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的收入等级相对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收入等级更容易向下流动。而在城市,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比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向上流动的机会较小;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的收入比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向下流动的机会较小,即他们可以更好地保持原来的位置。   因此,我国应该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完善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以促进合理的收入流动性,从而减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
其他文献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呈高度的正相关性。随着广西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信用日益融入到广西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并引
城市的本质是空间集聚性,产业集聚是城市经济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相关产业向一定地域范围的集中和聚合,以实现集聚经济效应的现象。自马歇尔(1920)提出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的重要支柱,农产品在我国商品经济流通中具有其关键地位,农产品贸易总量也随着农业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迅速攀升。尤其是自从2005年7月,中国
本文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茶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广泛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我国作为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茶叶出口贸易历史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