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多音节合成词,比如"教师节"、"洗衣机"等,我们一般认为这类词的内部结构是具有层级性的,然而,处于这些词中第一层级上的成分(比如"教师"、"洗衣")该如何定性,答案却莫衷一是。探讨该类语言成分的性质,对于研究多音节合成词的词素划分问题和多音节词的造词机制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及《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中的三音节合成词为语料范围,圈定出上述语言成分,试图在分析大量语料的基础上,研究得出该类语言成分的性质特点以及在语义、造词活动中的规律和机制。文章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并按时间线索简要论述了前人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情况。第二章主要包括:厘清了"词素"和"语素"两个概念,界定了"词素组"的内涵和性质,并分析了词素组的类型、特点及功能等内容。第三章选取了文章搜集到的临时词素组作为研究对象,描写了其语义上的属性聚焦情况,并从"属性聚焦"理论的角度解释了临时词素组的造词机制。第四章主要分析了凝固词素组在造词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语义范畴转换现象。动词性凝固词素组和名词性凝固词素组在造词过程中,会分别从行为范畴和事物范畴转换到性状义范畴。在动词性凝固词素组的语义范畴转换中,我们重点分析了表功能属性的词素组;在名词凝固词素组部分,重点分析了以"隐喻"和"转喻"为认知基础所发生的范畴转换。第五章主要描写了词素组在参与造词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种种"结构义",从该角度认识了词义和词素组意义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