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热物性与热特性实验研究

来源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i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地球环境的持续恶化以及化石能源的快速消耗,高效、节能、“零排放”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凭借其能量密度大、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等优点成为最有前途的电动汽车动力源。为了使电池处于最佳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行之有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不可或缺。锂离子电池的热物性如电池导热系数、比热容、内阻以及产热率等热特性是BTMS设计的的关键参数。因此,研究锂离子电池热物性和热特性,对BTMS的设计、提高热安全性与防止热失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商用圆柱型18650三元锂电池为测试对象,分别对电池的热物性和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提出了圆柱电池轴向导热系数的新型准稳态测量方法,获得了不同工况下电池瞬态产热特性,对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设计以及电池温度分布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准稳态原理原位测量圆柱型锂离子电池轴向导热系数与比热容的新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无法准确测量轴向导热系数的缺点,将同样的电池合理布置在待测电池周围形成热保护结构,从而为中心待测电池创造出侧面绝热条件,形成轴向的一维导热系统。即使在轴向长度明显大于直径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直接、准确原位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的轴向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分别介于11.8~15.4W·m-1·K-1和850.8~986.1J·kg-1·K-1之间,均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其中轴向导热系数随工作温度和荷电状态的增加呈二次变化趋势。比热容随工作温度线性增加,而在不同荷电状态下比热容基本保持不变。并通过对AISI304不锈钢制仿形电池的实验测量,验证了该测量法的准确性。其次,根据混合水平全阵列正交实验设计原则,分别采用间断电流法和平衡电位法测定电池过电位和温熵系数,进而基于简化伯纳迪产热模型计算得到电池瞬态产热率。然后结合响应面法(RSM),建立了有关放电深度(DOD)、放电倍率(DR)和温度(T)的三阶电池瞬态产热率模型。通过对比不同放电深度、放电倍率和温度下的产热率发现,电池产热率在放电初始阶段基本保持不变,放电中期略有下降,放电结束时迅速增加。此外,在同一放电深度下,电池产热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且电池的平均产热率与放电倍率呈现二次关系。接着,采用多倍率混合脉冲功率特性法(M-HPPC)来测量电池的内阻,并分别研究了放电深度、放电倍率及温度对电池内阻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池内阻主要受放电深度和温度的影响,与放电倍率无关。最后,将拟合得到的电池瞬态产热率模型编辑成UDF(User-Defined Function,用户自定义函数)文件作为热源导入到创建的电池模型中。通过对比放电过程电池表面温度与仿真数据来验证该产热率模型的准确性。并将该模型应用到全球轻型汽车测试循环(WLTC)工况中,预测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的温度变化情况。
其他文献
根据国家的战略发展,为降低汽车的燃油消耗,以及解决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车身轻量化。对于轿车来讲,金属车身覆盖件占整车质量的40%左右,其中车室内的地板总成是面积最大、重量最大的内部覆盖件,由于其载荷大、抗弯、抗扭及减振任务重,结构复杂,因此对地板进行轻量化设计有一定的难度,但对整车的轻量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碳纤维/环氧树脂(T300/5208)复合材料来对汽车地板进行轻
学位
作为一种方便经济的交通工具,汽车已经成为普罗大众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生产条件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汽车的保有量变成了庞大的数字。有限的城市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泊车位的数量愈发紧张,操作不当容易引发交通堵塞,甚至是交通事故,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安全造成威胁,为了提高泊车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自动泊车技术正成为很多车企、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研究重点。本文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内容:(1)确定泊车系统的结
学位
在我国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因此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也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建筑行业的发展不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对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此需要减少建筑建造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加强对环境卫生的保护,从而确保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建筑设计中绿色建
期刊
本论文结合锂离子电池基本充放电特性和兰姆波的声学理论,以单体电池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兰姆波的锂离子电池去极化方法,研究了影响去极化效果的相关因素。并将基于兰姆波的锂离子电池去极化方法与五阶段恒流充电结合,提出一种新的充电方法—基于兰姆波去极化的五阶段恒流充电法。首先研究了电池充放电循环特性、充放电OCV-SOC曲线特性以及不同倍率的充放电特性,结合二阶电路模型以及OCV-SOC曲线提出计算极化电
学位
随之经济快速的发展,现如今家庭购买汽车量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汽车在道路上行驶,造成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其最主要原因里除了酒后驾驶以外,就是驾驶员过度疲劳驾驶。疲劳驾驶在重大交通事故中的占比也是越来越高,所以,对驾驶员驾驶时的疲劳状态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且具有实际意义。世界各地都在开展对预防疲劳驾驶的研究,其中疲劳检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目前在众多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中,基于计算机视
学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行业机遇和挑战,以提高建筑质量、延长建筑物的寿命作为最终的落脚点,向着生态环保的方向进行设计、建造,引进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和应用下,推动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笔者分析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价值、原则和整合应用的策略。
期刊
目标跟踪是机器视觉中常见的一种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并对图像中出现的物体进行持续跟踪的一项研究课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目前目标跟踪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了人机交互、机器人、无人机、医疗、智能驾驶等领域中。就当前的目标跟踪领域的发展方向而言,主要归为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一个是基于相关滤波类的经典目标跟踪。基于相关滤波的目标跟踪算法得益于其样本的生成方法,可以实现快速的运算,跟踪的效率
学位
对于客车来说,当其在较为复杂的城市环境下运行时,若只是通过转向和变道的方式来躲避前方可能发生的碰撞危险,则很容易造成车辆侧滑、侧翻等后果。此操作在产生较高的人身安全风险同时,还会严重影响车内人员的驾乘体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首先考虑对于客车的纵向控制。近年来,汽车产业在强化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联系的同时,还在向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方向加速转变。作为实现
学位
感知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智能汽车发展的关键瓶颈,精确实时地感知汽车周围的路况,是智能汽车控制决策的前提。考虑到阴雨天、雨雪和暴风等复杂天气条件,单个传感器无法满足对周围环境的精确识别。因此,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成为智能辅助驾驶研究的热门方向。本文主要研究智能驾驶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传感器的信号融合,并通过数据融合获得更加精确的有效目标数据实现定点行驶等功能。主要包括Radar和Camera单个传感器原
学位
行人作为混合交通环境中易受伤害的道路使用者,其轨迹的预测对于自动驾驶车辆或者智能辅助交通系统来说至关重要。行人轨迹预测是根据行人过往轨迹,预测其未来轨迹的一种任务。在城市道路上部署的自动驾驶车辆应保证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并能在不阻碍交通的情况下有效行驶,这就要求自动驾驶车辆对周围交通参与者的未来运动进行推断。行人运动过程中极大的主观性和随机性,使得其轨迹的预测成为具有挑战性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基于部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