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市场状态下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赎回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n2582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非常迅速,证券投资基金在市场中的地位逐年上升,其中开放式基金更是以成倍的速度在增长,早已占据了大部分封闭式基金的市场。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1月底,我国共有101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资产净值合计为72536.43亿元,同比增长了59.6%,基金份额合计76674.13亿份,同比增长了69.2%。从基金数量来看,目前为止我国公募基金数量达到了2764只,其中封闭式基金为165只,开放式基金为2599只,占比接近95%。从资产规模来看,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为1910.91亿元,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为70625.52亿元,占比达到97.4%。无论是从基金数目、资产规模还是基金份额来看,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最主要的成员。  开放式基金投资者可在基金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场所进行份额申购和赎回,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对基金业绩或市场状态的判断来进行申赎操作,这种规则就是投资者对基金经理的隐性激励机制。当基金在市场中表现优异就会有更多的投资流入基金,从而扩大基金规模,管理人的管理费收入也相应提高;反之,投资者就会选择赎回基金,基金管理人的收入也相应减少。但是,在我国基金市场上,却普遍存在一种基金业绩越好反而赎回越多的“赎回异象”。  本文围绕着开放式基金的赎回问题,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我国基金巨额赎回频繁发生的现状,系统的整理出可能导致赎回发生的因素。通过对这些变量进行Panel Data回归分析,分析解释变量以及控制变量对赎回率的影响;并验证在牛市、熊市、盘整市场中投资者的赎回行为影响因素是否有不同。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影响投资者赎回的主要因素,以及不同市场下投资者赎回是否有差异,并以此向投资者、管理人以及监管者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发展健康稳定的基金市场。本文研究思路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为全文所做的研究做了铺垫;接下来提炼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列示了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最后整理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并提出了本文研究与前人相比所做的贡献与创新。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这一部分重点将笔者前期所阅读的相关重点文献进行了梳理,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分别从“开放式基金业绩对赎回的影响”、“市场状态对赎回的影响”、“其他影响因素对赎回的影响”、以及“对异常赎回解释的研究现状”四个方面进行总结。最后分析提出了目前研究现状的不足,指出了可以改进的方向。  第三章为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概况。这一部分重点是为下文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准确定义了开放式基金以及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概念,总结了开放式基金的特点,简要整理了其发展历程以及现状。接下来,深入分析了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机制,从赎回机制的定义、赎回造成的流动性风险、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特征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我国存在赎回异象的现状进行佐证,从而引出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问题研究的必要性,指出了全文研究的意义。  第四章开放式基金赎回的成因分析与理论假说。这一部分本文首先从传统金融学的角度出发,用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外部效应两种理论来解释赎回出现的机理。其次,本文又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入手,总结了前景理论(以及其中的处置效应、后悔理论)、心理账户、从众行为五个假说,分别进行了分析,为下文的实证分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五章为数据处理及变量选择。首先,根据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总结,以及国内开放式基金赎回的现状,分析了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赎回行为影响因素,并选择了重要的因素作为模型变量。其次,明确了本文实证模型所用的截面数据及时间范围,选取2007年1月之前成立的所有共111只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并选择其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36个季度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  第六章为不同市场状态下赎回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首先,本文提出6点假设用以验证。其次,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并通过Eviews软件选择模型,最终确定选择双因素变截距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接下来,对市场状态进行区分,将36个季度划分为牛市、熊市、盘整市场;再对获利程度进行划分;最后对不同市场状态分别进行回归。最终形成了本文的实证结论。  第七章为政策建议部分。在前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如何能够通过监管部门、管理人以及投资者几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改变目前的赎回问题,从而使基金市场健康发展。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1)深入分析了赎回率与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证明了“赎回异象”的存在。本文对我国111只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收益率对赎回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市场上确实存在一定意义上的“赎回异象”,基金业绩越好反而会出现较大程度的赎回。  (2)市场状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的赎回行为。本文将市场状态进行了区分,分别进行了回归分析,根据结论本文认为:在多头市场中投资者收益越多越希望赎回基金;在空头市场中,投资者亏损越多,也会赎回越多;投资者在盘整时期赎回盈利的行为比较频繁。  (3)其他因素对投资者赎回的影响。本文对其他各个因素都进行了回归分析,认为在各个市场中基金成立时间都与赎回率呈负相关,即每当基金存续时间延长1个百分点,赎回率就会降低。同时本文认为持股集中度与赎回率正相关。  (4)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开放式基金市场是存在明显的“赎回异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我国个人投资者的“处置效应”以及“从众效应”。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  (1)本文将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不同市场状态下基金投资赎回行为上,重点区分不同的市场状态中基金投资者的行为差异,这在前人的研究中,是很少明确区分的。同时,我国开放式基金发展时间较短,之前阶段性研究的有效数据较少,尤其是单边熊市行情的数据较少,少量进行了市场区分的研究也很难全面考虑到每一种市场状况的情形,因此本文将根据最新的数据填补之前的研究空缺。  (2)研究样本完整、时间跨度长。本文选取了111只基金从2007年1季度到2015年4季度共36个季度的历史数据进行研究,相比大部分前人的研究样本量已经有了明显的扩大,且时间跨度较长,覆盖了完整的经济周期。因此,本文在实证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3)以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为研究样本。国外学者针对基金投资者赎回行为的研究一般较多采用股票型开放式基金,而我国学者较多选择综合各种类型的基金来研究,因此本文将选择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为样本基金,从而有助于深化现有研究。  (4)本文选择更加有代表性的指标来增强研究的有效性,研究模型尽量考虑了更多的控制变量,从而更为全面的分析赎回率与解释变量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改进,本文最终期望能够对基金投资者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赎回行为进行更全面的分析、更深入的探讨,但是因为本人理论研究等能力有限,也存在很多不足:第一,因为计量水平有限,计量模型相对比较粗糙;第二,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区分了市场状态和收益,还可以进一步区分投资者不同时,其赎回行为是否有显著区别;第三,因为我国开放式基金的信息披露起步较晚,数据获取较困难,目前能够分析的因素并不全面,还有补充的空间。希望这些问题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其他文献
现代主流金融学以理性、严密的逻辑为基础,试图通过经典的量化模型来分析各类金融问题,形成了包括有效市场假说(EMH)、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Fa
期货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农产品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期货市场是否发达健全、其功能能否有效发挥,现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