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1)工具性是指对语言符号的接受和表达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人文性是指语文教育对人品、人格、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塑造作用。如今,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许多语文教师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偏重应试技巧的训练,希望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教学,削弱了语文教育对人的培养作用。黄玉峰老师作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典范,其教学体现了强烈的人文性特征。其教育观点“把自己当成人,把学生也当成和我一样的人,有尊严地进行教书”及其培养目标“人生教育”均体现了人文精神。因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分析、归纳等方法对他的人文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希望能为当下的语文教育以有益的启示。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为课题缘起、文献综述、方法、研究意义以及核心概念的界定;正文的第一章阐述黄玉峰人文教育思想的来源、个人成长经历对其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第二章总结其人文教育的目标和实践;第三章主要探究其人文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本文的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文章进行总结并讨探文章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