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外阴广泛切除术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是目前外阴癌的标准术式。因为手术创伤大,虽然目前多采用三切口技术,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仍较高。在提高腹股沟手术伤口愈合率、减少术后皮肤坏死伤口愈合不良方面,有学者提出了保留部分脂肪垫的手术方式。然而,对于脂肪垫的保留厚度仍没有明确的标准,自0.5~1cm均有术者进行尝试。由于患者皮下脂肪本身厚度不一致,针对到某一具体病例,保留什么厚度就很难掌握。另外,如果没有在解剖间隙分离,容易导致保留的脂肪筋膜凹凸不平呈锯齿状,引起脂肪组织坏死,既影响了手术效果又导致了伤口愈合不良的高发生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学者开展了一些尝试。由于腹前壁浅筋膜浅层(Camper's筋膜)和深层(Scarpa's筋膜)之间有自然的分层,有些学者建议在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时保留Camper's筋膜全层并切除Scarpa's筋膜全层。这样可避免术中造成脂肪筋膜凹凸不平呈锯齿状的状况。然而Camper's筋膜上是否存在腹股沟浅淋巴结?保留之后是否会影响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的效果?目前国内外仍无这方面的研究。本实验拟通过对腹前壁浅筋膜上淋巴结分布情况的研究,为该手术方法是否可行提供理论依据。
另外,许多术者在切除腹前壁浅筋膜时,往往切除较大的范围,术后并发症较多。基于此,有学者提出腹股沟淋巴结位于腹股沟韧带的下方,手术范围可以以腹股沟韧带为上界。但对这一观点尚有争议。本实验通过尸体解剖和病理切片,对这一观点进行验证。
研究目的:
了解腹前壁浅筋膜浅层(Camper's筋膜)和深层(Scarpa's筋膜)的淋巴结分布情况和腹股沟韧带上下浅淋巴结的发布情况,为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保留部分脂肪垫的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的手术切口和手术范围的选择提出建议。
材料和方法:
由中山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提供女尸标本一具,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提供20周以上引产女婴两名,分别进行下腹部、腹股沟区和大腿上部解剖,解剖范围自脐下两横指至大腿上1/3,两侧达腋前线,腹部正中平分两边,分别切除腹前壁浅筋膜浅层和深层,浅层连皮肤切除以防组织破损,深层连腹前壁深筋膜浅表部位切除。两层分别在腹股沟韧带对应位置上下分开后,分别做石蜡连续切片,根据病理结果含有淋巴结与否以及含有淋巴结的多少及淋巴结分布的具体位置来进行判断。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Fisher's精确检验,定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腹前壁浅筋膜浅层(Camper's筋膜)经过连续切片未发现淋巴结,而深层(Scarpa's筋膜)切片发现有较多淋巴结。两层淋巴结阳性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腹股沟韧带上方的Scarpa's筋膜无淋巴结分布,腹股沟韧带下方的Scarpa's筋膜发现有较多淋巴结分布。
结论:
1.女性腹股沟区淋巴结主要分布于腹股沟韧带下方的腹前壁浅筋膜深层(Scarpa's筋膜),手术时可只切除腹股沟韧带下方的Scarpa's筋膜和大腿深筋膜(阔筋膜)并保留下腹和大腿上部的Camper's筋膜全层。
2.在进行外阴癌腹股沟切除术时,若选择腹股沟区纵切口,建议上界为腹股沟韧带中点上1~2cm,下界为腹股沟韧带中点下6~8cm,前方界限为Camper's筋膜表面,底部为股血管鞘表面。若选择腹股沟区横切口,建议切口可选择在腹股沟韧带下1~2cm并与腹股沟韧带平行,长约6~8cm,前方和底部界限与纵切口相同。